车评人购车解答:给后排买家的提示

新车评网   作者: XCP冯晞帆 +关注   2014-04-27   评论 (0)


后排舒适性属于国内消费者购车时,一大甚至最大的考量因素。很多人考量后座,会先以腿部空间作为参考,标准当然是多多益善。然后再感受一下座椅包裹是否舒服,后排配置是否丰富就算完成功课。其实除了上面所提项目外,还有一些较为隐性的因素,购车时可能不大会被人所留意,却会在日后用车中对后排舒适性产生影响。

留意坐垫长度


【朗逸后排】

大众的朗逸(包括朗行、朗境)属于这个问题的典型,即把坐垫弄得很短,入坐后会看到坐垫离前排靠背仍远得很,从而给人腿部空间超级大的错觉。其副作用会在长途乘坐时暴露,由于无法充分承托大腿,腿部会很容易有疲劳感。除了坐垫长度外,试后排时还要留意坐垫角度,比如有些人体工学设计不佳的车型,坐垫角度设定得很平,导致大腿很多时候无法得到充分的坐垫承托,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自主品牌车型上。

另外,在购买SUV或MPV时,要留意地台高度,因为部分SUV或MPV的地台会比较高,然后为了保证头部空间而把座椅做得比较低,入坐后双腿会被地台悬空架起,使腿部无法被坐垫很好地支撑。这种情况在有大梁结构的SUV上尤为明显,比如我们曾长测过的纳智捷大7 SUV。至于其它使用非大梁车身的SUV,很多时候也或多或少存在这种情况。

关于“三维”

腿部空间其实只是后排空间中的一维,宽和高是另外的两维。有些车型在国内加长时“用力过猛”,导致长与宽、高间比例失调,使后座空间呈现出一个“长方体”的形状。这种空间很容易给人以“窄”的错觉,为何会有这种情况?估计因为这种长形空间容易让人联想到窄巷、楼道等这类拥挤地方,因而入坐后的开扬感并不好。与这种情况相反的,则是呈接近正方体形状的后排空间,如果再辅以较大的侧窗,哪怕腿部空间数据并不出众,但实际入坐后的开扬感要远好于那种狭长车子,现款丰田凯美瑞则是个例子。

视野的魔法


上面提到大的侧窗,涉及的便是视野的问题。玻璃能巧妙“制造”视觉上的空间,比如一些车型的后排头部空间很矮,本应会给人压抑之感,但当开有全景天窗后,乘客就不会再有抱怨(典型例子有标致2008、路虎揽胜极光等)。侧窗亦是类似道理,但现在很多车型为了设计及提高侧碰成绩,而将腰线抬得很高,导致侧窗被压得很窄,别克和现代则是当中的典型。不过也有人会喜欢窄侧窗所带来的安全感,因为这样会有更高的私密性,如同躲在堡垒后面看人一般。

前排座椅形状也会影响后排往前方的视野,比如奔驰A级、青年莲花等一些车型,为了营造运动感而使用筒形座椅,这种座椅会将后排乘客几乎全部往前视线给遮挡掉。部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极致的例子,如老别克GL8会直接在前排座椅头枕处挖出一个大方格,副驾驶座没有乘客时,后方老板位乘客可以更无遮挡地看到前方事物。另外,坐姿也是影响视野的重要因素。比如当前火热的小型SUV,它们后排空间数据大致就是A0级小车的水平,但实际乘坐感却要出色很多,当中奥秘就出在高坐姿上。

隐藏的空间

这里所说的隐藏空间,主要指前排座椅的底部位置。这部分位置并不“纳入”后排腿部空间数据中,但在实际乘坐中,后排乘客可将脚伸到这个开口里,从而获得更舒展的坐姿。这个隐藏空间取决于前排座位是否有高低可调(由于驾驶座基本都有,这里主要讨论副驾驶座),另外还得看前排原本的头部空间。如果前排头部空间紧张,哪怕副驾驶座有高低调节功能,前方乘客也会长期将座椅调到较低位置,使得座椅底部开口始终狭窄,后座乘客无法利用。

标 签 后排   导购  
关注电动新车评,玩转电动车
未知的车型 有兴趣?
是否要放弃奖励
全部填写问卷才可以领取哦
确定放弃
再看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