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评车

话题430条    关注4355人

+关注
话题

强劲动力,粗糙内饰——雪佛兰飞羚第九代驾乘体验

(本文的全部图片均来自英文版维基百科)

这是一篇拖欠近一个月的库文了。话说一个多月之前,我们一众小伙伴就策划着利用感恩节假期来一次美国西南之旅。考虑到路途比较遥远而机票又实在太贵,我们决定租车前往。一行九人于是在感恩节前一天乘坐从Hertz租来的两辆2013款第九代雪佛兰飞羚(Impala)踏上旅途。

虽然从未引入国内,但是雪佛兰飞羚作为美国全尺寸家庭轿车的代表,相信很多朋友并不陌生。我们租用的第九代飞羚属于上一代的产品,于2005年问世,2013年换代。除了家庭,它还广泛作为企业、学校以及警务用车,爱看美剧的朋友很可能在银幕上见过它的身影。事实上,时至今日,通用还没有停止第九代飞羚的生产,而是将它以Impala Limited 的身份提供给警察和其它非个人用户,可见同堂也不是中国的特产哦。另外,它在中国还有一位源自同平台的近亲——上一代别克君越。

在Hertz的网点做车况检查时,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期待中的美式大车的那种宽敞感,而是狭小的后排腿部空间!1米75的司机调到合适的坐姿后,后排坐1米8以下的乘客肯定都不会顶腿,但是跷二郎腿就想也别想了。主观感觉,后排的纵向空间只比速腾大一点点,根本无法与比飞羚低一个级别的雅阁和凯美瑞相提并论,真是白瞎了超过5米的车长和2米8的轴距。而后座的低坐姿和倾斜坐垫更是雪上加霜,虽说这换来了充裕的头部空间,但整个坐姿难言舒适,特别对长途旅行而言。更加过分的是,这么一辆大轿车居然不提供后座中央头枕,真是苦了常坐后排中间的那位妹子了,幸好他男朋友贴心地准备了航空头枕,那你就专心坐后排中间吧,哇哈哈哈……其实别说是九代飞羚了,上到最新的十代飞羚,下到斯帕可,全系轿车一视同仁地简配后座中央头枕,你是想从一个头枕中省下金山银山吗雪佛兰?总之,九代飞羚的后座舒适性绝对是不及格的。

前排座椅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长途驾驶没有不舒服,布座椅也没有滑来滑去的问题。虽然方向盘只能上下调节,但以我1米75的身高找到合适的坐姿并不困难。中控台以十年前的眼光看并无不妥之处,按钮布局总体不难适应。只是个别开关的安排不同寻常,比如双闪灯开关安排在了转向管柱的上侧; 另外,雨刷开关被整体集成在了左侧拨杆上,而右侧则没有布置拨杆,应该是为可选装的怀挡预留空间。后视镜尺寸是我开过的车中最小的,不过调到合适的角度后并未造成困扰。我最大的抱怨在于开夜车时,仪表盘的绿色背光灯会被左侧玻璃反射,而反射所成的虚像刚好位于外后视镜上,给观察后方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开过的其它几款车都没有这个问题,可见通用在这一点上体现了美式的大大咧咧。

我们租用的车采用全黑内饰,软质塑料大量使用,仪表台上有大面积的仿桃木饰板,用料对得起车型定位,但做工相当一般,有些地方的接缝并不整齐。不过,我在标题中说的“粗糙”,并不单只做工,更多的是内饰的人性化设计。坐在后排时我惊讶地发现,手中的矿泉水瓶几无容身之处。门壁板上的下层储物格厚度似乎只能塞下几十张纸,上层的那个小格子恐怕连个套套都放不安稳。最后,我们三人的矿泉水都塞在了副驾驶座椅背后的储物袋中——而司机座背后是没有这个袋子的。当我喝完第一瓶水之后,才发现了门壁板下层储物格的作用:把空矿泉水瓶挤扁之后可以勉强塞进去。前排情况稍好一些,至少档杆后边有两个杯座可以放置矿泉水瓶。档杆前方的那个储物格面积乍看很小,其实有一半埋在中控台的下方,可用面积还不错,放下4.7吋手机毫无压力。前排门壁板的储物格比后排稍大,但也休想放入矿泉水瓶尺度的物体。唯一的亮点是大而深的中央扶手箱,不过在这个尺寸的轿车里放个大点的扶手箱应该是毫无技术难度的事情吧。根据我的理解,全尺寸轿车的一个重要用途便是载着三四个人做长途旅行。而以飞羚的储物空间表现,再给一个不及格不算过分吧。

尾箱的表现总算扳回一城。大而深的尾箱毫无压力地容纳了我们一车五人的行李,包括四个登机箱、五个双肩包、若干手提包、一箱24瓶装矿泉水和一些零食点心,尾箱门也“厚道”地用上了液压挺杆。看来通用是把后座空间都让给了后备箱。

作为一款中配的全尺寸轿车,我们租用的这辆飞羚可以用“寒酸”来形容。除了6气囊、ESC、定速巡航等北美基本配置之外,值得一提的只有罗盘、自动大灯、遥控启动和双区手动空调(没错是手动的)。其它方面嘛,电动座椅、后排出风口、后排中央扶手、倒车雷达、天窗等等一律欠奉,座椅是织物的,四扇窗只有司机侧有一键下降。

可以说在静态体验方面,我对这辆车的总体评价是负面的;但车毕竟是用来开的,在动态体验方面,九代飞羚虽然远远称不上尽善尽美,却也不乏亮点。

首先说说动力系统。从2012款开始,雪佛兰放弃了富有美国特色的V6/V8+4AT组合,转而为飞羚配上了新研发的3.6升V6发动机和与福特联合开发的6档自动变速箱。这款V6发动机从获得2011年沃德十佳的通用LLT改进而来,从实际体验看,它绝不是浪得虚名。无论是公路、高速、山路还是城市路况,发动机驱动满载的飞羚都显得胜任愉快、底气十足。配合上降档积极的6AT,动力有随叫随到之感。在高速的入口深踩油门,动力从2500转开始就源源不断地涌现,一直到5000转以上都精力充沛,全程没有明显的发力点,却充分体现了大排量自吸机线性顺畅的优势。发动机的声浪也让人称赞,拉高转速时,醇厚而充满机械质感的声音从发动机舱传来,仿佛一位优秀的男中音正高歌一曲。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是我开过的任何4缸机都无法比拟的。

说到通用的6AT,往往会想到“神经过敏”这几个字。就我的驾驶体验来看,还得一分为二的说。在城市和高速路况下,如果右脚对油门控制得比较细腻,那么变速箱的表现还是很正常的。需要进入高速或者超车时,变速箱会很积极地降档拉升转速,巡航时轻踩油门,变速箱又倾向于压低转速(120km/h时对应巡航转速不到1500r/min),即使在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下也不会怯场。换挡的平顺性也很不错,绝大多数情况下,顺畅程度非常接近凯美瑞上的那台爱信6AT。不过,这一切都基于“细腻控制”这个前提。我们车上的另一位司机对待油门就比较粗犷(是因为开惯大众的原因吗?印象中大众车的油门调得比较钝一点),于是哪怕在公路巡航时,也能看见转速表指针神经质般地上蹿下跳。

真正让变速箱露馅的地方是在山路下坡的时候。D档下变速箱只知道随着车速的上升不断升档,完全不懂得保持档位来控制车速。好吧,我不指望你像我的思域那么聪明,但是我挂入L档(没有手动选档功能)后,你好歹该明白我的意图的吧。它不,只肯固执地降到4档。对大多数下坡路而言,对应转速在两千六七百转,这时发动机制动力仍不足以牵制住车辆,必须频繁地踩刹车才能控制车速。虽说现代轿车的制动系统完全能承受这样的工作负荷,但作为一款自动变速箱,这样的表现还是让人挠头。

底盘表现则是另一个值得点赞的地方。记得YYP(还是聪哥?)在老君越的试车报告里专门用一个页面介绍这么“一辆可以进山的别克”,九代飞羚作为亲兄弟,也展现出了优秀的家族基因。在日常的水泥或者沥青路面行驶时,悬挂系统对零碎震动的过滤还是比较干净的,不会让人不适。面对颠簸路面,底盘表现也很淡定,阻尼调校恰到好处,既不显得硬邦邦,又不会带来多余的弹簧伸缩动作,车上一位容易晕车的乘客也没有投诉。而在多弯起伏的山路上,悬挂又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不会让乘客东倒西歪。前往死亡谷的途中,我在一段山路上小High了一把,一车酣睡的乘客基本没有觉察,只是那个尺寸偏大、手感略粘滞、缺乏回馈的方向盘在不断提醒着我:适可而止,这是一辆大车。

也许是被上海通用的广告洗脑的原因,我对飞羚的静音水平抱以很高的期待,它的实际表现却让人失望。路噪的隔绝做得还是不错的,各种路面条件下都不恼人。风噪控制则很一般,110km/h时呼呼的破风声便开始出现,并随着车速不断提高,到130(呃,我们超速了)时已经可以用嘈杂来形容。整体的隔音水准好于八代雅阁,但好像没比七代凯美瑞好多少。另外,在低速时,我们租用的两辆车都有不同程度的异响,感觉来自变速箱,冷车时尤其明显。

当然,这款九代飞羚代表的是八九年前通用的设计制造水平,用现在的眼光去评判,可能是苛刻了一点。去年10代飞羚已经上市,YYP也给出了比较高的评价,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也能有机会感受一下新一代的美式大车达到了怎样的水准。

收藏

2014-12-27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