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7人

+关注
话题

中国人的车是不是有点大?

今天在汽车之家上无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就是“中国人的车是不是有点大?”,原文链接在这里:http://shuoke.autohome.com.cn/article/13684.html。正巧前不久我刚从新佳乐换到思铂睿,这里发表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文章里主要提到了三个地区和我国做对比,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欧洲,一个是日本,美国的车普遍比中国的更大,所以要支持原说客的说法的,就是欧洲和日本了,既然说到了欧洲和日本,我们就拿现在国内有销售的欧系小车和日系小车来做个对比。一个是标致206(尽管现在已经改款为207了,但本质还是差不多的,而且都已经快停产了),同样叫206,但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国内销售的206和欧洲本土的206实在是有着不小的差距,第二是雨燕,日本本土的雨燕已经早早的完成了换代,可是国内的雨燕多少年了还是当初那副模样,无非就是过段时间推出一个小改款,改点包围改点雾灯的形状等等不痛不痒的变化,要不就是什么什么限量版之类的,总之底子里还是那个老旧的雨燕。提到这两款车,我想说的是,的确,欧洲以及日本因为地区实际情况的关系,小型车甚至微型车是销售的主流,但这些车都是一些真正的精品小车,欧洲以及日本的很多老牌厂商,也都是生产制造小型车的专家,比如雷诺、标致、雪铁龙、比如丰田本田铃木大发等等,我们可以在各大车展上看到很多这些厂商推出的精品小车,外形足够漂亮,内饰足够精细,机械部分也足够完善,但很可惜这些车基本都不会在中国投产,真正在国内有售的,要不售价过高,比如smart,比如mini,要不年代久远技术老旧,比如我提到的206以及雨燕,价格适中而且也还算不错的车,比如polo,比如嘉年华,其实在国内的销量还是不错的,不管是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小城镇,也有很多家庭采购了这样的车作为家里唯一的一台车,所以关于这一点,汽车之家这位说客的说法就有所偏差了。

至于自主品牌的小型车甚至微型车,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车在低配上甚至连安全气囊、ABS都没有,就算有配备,安全气囊打不开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关于这一点可以展开阐述的就更多了,我不是砖家,我只是个汽车爱好者,有一点自己的判断能力,我想大概说的是,中国的汽车自主之路实在是开始得太晚,竞争力实在是太弱,产品质量控制也始终是一个很大的发展瓶颈(当然,现在是越来越好了),中国的自主之路是否走对了,是否走了弯路错路,不是我能详细展开论述的,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接下来我只想根据我的实际情况再发表一点看法。

我生活在贵州一个小城市,每天上下班要经过十多公里的快速路,说是快速路,其实路况已经和高速路基本无异,只是某些设施还达不到高速路的要求,所以只能暂时叫做“快速路”;如果需要采购一些大宗物品,或者老婆想买点更好看更多选择价格也更合理的衣服鞋子,我需要驱车数十公里甚至一百多公里到遵义或者贵阳,宝贝每两个月一次的常规体检,我也需要到遵义。。。。等等。。。因为种种类似的用车需求,所以,我实在没理由说服自己去买一台高速上会发飘的小型车微型车,或者用我的血汗钱去买一台使用起来常常会很闹心的自主品牌车(这句话可能有点偏激了),至于我自己刚换的思铂睿,2.0的排量已经足够家用,优惠后价格也还不错,17万多的裸车价,和高配的高尔夫也已经差不多了,既然预算如此,我没有理由不去选择一辆空间更大(虽然思铂睿的空间远不如帕萨特之类)底盘质素更高的车,再者,虽然车技说不上一流,但我是喜欢驾驶喜欢去品味驾驶感受的,而思铂睿也基本能符合我这样的要求。在平时的生活中,比如去超市买点东西,比如出门随便逛逛,我都不用开车,因为地方小,无非多走几步就到了,不过说实在的,要是我家需要再添置一台车,我确实可能会考虑一台国产的微型车,用作平时市区代步或者去一些不远的地方,能满足这些需求的国产微型车不是没有,比如奇瑞qq,比如长安奔奔,都算是不错的自主微车了,但这些车都有一个共同的小缺点,就是自动挡的匹配终究是一个短板,但我又没有办法选择手动挡,因为我老婆拒绝手动挡。。。。。

胡言乱语说了这些,最后发表一点感慨,要是mini的价格能降到十万级别(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要是qq和奔奔的整体素质能赶上smart的八成(希望自主品牌更加努力),汽车之家这位说客所描述到的现状可能就不会如此了,而之所以目前国内的用车现状购车现状会是今天的这个局面,原因很多很复杂,除了这位说客说到的“死要面子”,也许更多的是我们老百姓“身不由己”。。。。

(很想好好说点东西的,写着写着发现自己实在是能力有限了,还请各位看官海涵。)

收藏

2014-05-17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