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7人

+关注
话题

调侃2013年最受关注十款车型

在过去的一年,汽车界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各大车厂都推出具有重要地位的车型,一些是改款换代,一些是从全新的产品线走出来,还有一些就是经典复原啦。无论车厂是以哪种形式推出新车型,其目的无非是不断扩展自己的产品线;细化车型来适应市场不同的需求。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索,打造出来的车,受关注都必然高,市场反应也好。下面笔者将展开讨论个人觉得2013年推出来最受人关注的十款新车型。(排名不分先后)

老经典焕发的第二春——新捷达

虽然新捷达不是在2013年推出来的新车型,不过基于它在去年销售表现实在太抢眼,所以自己在情感上也将它拿出来说说。

捷达在中国的第一代车型今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不过在中国各大中小城市还是可以见到它蹒跚行走的身影。一款车能做到这种地步,可想而知,捷达(santana)这个产品在中国是影响到多少代人?

大众发布的全新捷达,是在POLO平台基础上打造出来的车型,定位在十万左右的标准A级市场。新捷达与老捷达完全没有任何技术上的交集,只是除了名字一样外。大众一贯的造车风格:在自己手上应有的资源,排列组合成的一辆车,对他们来说,最简单不过了。新捷达一经推出,就受到各界的热烈反响,给A级市场增添了不少的火药味。到目前为止,新捷达每个月的销量在A级排名都进前三,在去年全世界汽车销售排名中,也跻身前五名。 大众将一辆普通的新款轿车,加上“捷达”这个价值连城的品牌,成功地做出了自己细分市场的一个产品。这种做法好吗?我个人觉得对中国市场来说,确实是好的。因为新捷达的产品质量确实不错的,拥有成熟的地盘调教,机械规格也很高。另外,作为A级的标杆性车型,也给其他车厂很大压力,毕竟价格十万左右的车,很少可以买到新捷达这种大众化味道那么好的车,迫使他们在同级别的产品质量上也要力求创新,给A级的车质量上也是很大的进步。第二,对于消费者来说,未来可以有跟多性价比更好的车型。

漫画车型华丽变身——GT86

曾几何时地,我们捧着《多文字D》漫画,津津有味地看着拓海用AE86征服多少个前来的挑战者;曾多少次地,我们试着角色的代入,幻想自己就是拓海,能开上送豆腐神器,玩着传说中的漂移,这一切都是来得多么的微妙。

丰田跟斯巴鲁合作,共同研发出这款具有水平对置发动机、前置后驱的跑车。外形很有动感,符合现在年轻人对动感时尚的口味。因为这是水平对置发动机,车身地盘都做得很低矮,这样对操控性很有帮助。不过内饰的设计用料就比较老陈一些,简单,但实用。虽然是四座,但两门跑车的后排也只能放杂物了。由于车身低矮,坐姿也显得很低,坐在里面很有开跑车的感觉,它的操控,地盘,甚至飘逸怎么样呢?

我参加过86在广东肇庆国际赛车场(GIC)的试驾活动,内容包括微型赛道体验、漂移培训、下赛道体验三个环节。在微型赛道主要是感受86在窄弯的驾驶灵活性和操控能力;漂移培训则让我感受到了86确实是很容易就能玩漂移的车,由于它轮胎不是很高的规格嘛,加上低矮的地盘,后驱等,做出漂移动作不难,但要能像培训师那样灵活,那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啦;86在赛道也是一辆很有驾驶乐趣的车,其体现在油门反应,精准灵活的转向,高水平的地盘调教等,让它在赛道上确实能找到很多的乐趣。传说中的86跑车,虽然也是跟漫画中的不同,但它的精神始于经典,必然将成为经典。

优质股的“星二代”——观致3

在2013年广州车展观致的展台上,我跟观致3不期而遇。观致展台还没有开放,其周围已经人满为患(注:当时还没有车模上台,唯一的舞者就是三辆不同颜色的观致3)。即使观致是全新的品牌,也吸引了很对年轻一代的目光。因为年轻消费主力军大多对新品牌的接受能力很快,也很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譬如本人。

观致3是观致集团全新一代的产品,而观致这个品牌也是由中国奇瑞汽车跟以色列集体合资成立的独立品牌,也就是说观致团队里是独立开奇瑞汽车研发团队的。

观致3产品一经问世,已经有很多人对其虎视眈眈。对于消费者而言,一个似是而非的全新自主品牌;一方面出于好奇心极高而想去了解这部咬着金钥匙出生的产品;另一方面,媒体已经对观致3的造工诣质给予很高的评价,对比过往他们给自主品牌的评价都颇为不同,从而对观致3的期待更增添了兴趣度。对于其他车厂而言,观致3在A级市场必然会掀起大风浪。不过观致这个品牌毕竟是全新,鉴于过往国人对汽车这块奢侈品的消费习惯,品牌的熟悉度和认可度是他们最为看重的,观致的对手们在这点上不必过于担心。话说回来,即使观致品牌力度不够响亮,但其背后团队的名声早已在车坛叱咤风云,相信很多消费者都会冲着这一点,很愿意去了解这个品牌,而这往往是观致对手所担优的。

脱胎换骨的变化,爸爸哪儿去了?—新一代天籁

笔者家中老爸就是开上一代2.5L天籁,对老天籁的脾性已经熟悉不过了。2.5L V6的发动机搭配日产老款的CVT变速箱,无论是动力的匹配,还是操控乐趣都谈不上。具体的情况在之前我参与新车评网的《与车评人探讨CVT特性》视频特辑也说过,这里不做赘述。

我对新一代天籁的认识不单从外表内饰层面上,我对他的印象已经深入它机械特性,驾驶感受的层面。我参加过新天籁的场地极限试驾活动,也参加过新车评网举办的与车评人感受新CVT的活动。两个活动下来,我对新天籁的动力特性,CVT带来的畅顺感,油耗的表现等都有很大的了解。

虽然新天籁的发动机由原来的V6变成直4,但其机械规格一点都没有退步,反而进步不少。对比我家老天籁,新天籁在驾驶过程中的安静性真的很好,发动机的运转很平顺,配合新CVT,其动力输出比以前那个更加平顺,节油。我记得老款在100km/h巡航时,转速在1800-2000转之间,而新天籁的CVT可以维持在1500转左右(高速良好路况)。单从这点,综合油耗抑制在7升几是正常不过了。其他方面的进步,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相信还在苦苦坚持自然吸气的日系家用车上,给了很大的产品说服力。

D级豪车标杆—奔驰S-class

这辆车被我个人收录到“2013年我最喜爱车型”档案里,原因只有一个,我看到它就是D级豪华车的标杆,在同级别中,他就是独一无二的。

坊间有闻,奔驰S级是奔驰品牌中最为创新,而又很保守的车型。作为一个标杆性车型,或许不得有任何的瑕疵,但顶级车型必须配上其他车所没有用过的新技术,新技术如果用得不当,效果反而不如人意。所以在S级上的很多技术,其实在奔驰E级已经作了检验才放到S级桥车上的,这是奔驰S级较为保守的一面。

虽然我还没有真正开过S-CLASS,不过早已期待着屌丝逆袭的一天,尽管逆袭不成功,也希望得到它的试驾机会。【笑脸】

绿衫军还是绿铲军?—比亚迪 秦

本来这part我想写电动跑车标杆—特斯拉,但想到,此话题一出,必定引起迪粉的“穷追猛打”,为了避免这不必要的“麻烦”,直接跳过此步骤,直接让大家去评论电动车的天下,的未来吧!

如果要说比亚迪,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比亚迪新推出的混动车型—秦,虽然在很多试驾活动中,媒体老师对比亚迪这台百公里加速仅需5.9秒,百公里油耗为1.6L的秦大加赞赏,不过由于本人未曾试驾过,还是不作驾驶方面的评论。但请各路绿衫军好,或者战斗力强大的绿铲军也好,分享自己开过秦的感受。看看我们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拿出来的产品说服力到底如何?电动方面的技术是否真的可以剑指特斯拉?

对美国豪华车的新定义—凯迪拉克XTS

在自己印象中,美国车都是归属于肌肉车行列,即便是豪华车,也是那种高大粗犷那种形象。但去年开始见到新车评作XTS的长测,很详细地描叙到这辆美国中级豪华车的各个细致方面。让我从新对美国一些品牌的豪华车又从新定义了。

成长的烦恼—高尔夫7

高尔夫一经推出,就背负着各种的质疑和谩骂,其中最大的莫过于高尔夫7的后悬架由原来的独立式改为扭转梁形式;先不说一汽大众厚不厚道,高尔夫7顶配版本已经上到17万,些许经销商还得加价提车,这个价格直捅B级轿车,甚至超过不少B级车的起步价。这两点无非是高尔夫最大的争议话题。

一汽大众是否想重走速腾的路?为了控制成本,将扭转梁后悬架替代成本高的独立后悬架,前者的不足可以通过后天的调教,以减少驾驶乘坐感的区别。至于真正驾驶感受,之前YYP博客和视频都说了很详细,但很多网友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对于一部具有传奇色彩的轿车,它的改款换代无疑是收到众人关注,它的一发可谓是牵动万人神经。大众是做“继承者们”的标杆,还是做普罗大众的市场呢?对一件盈利性的公司来说,无疑会选择后者。即使背负着骂名,但成长不都是有各种烦恼的么?

市场的侵略者—上海大众朗行

上海大众推车朗逸的两厢版-朗行,其主要目的不是帮朗逸拉动这车系的销售量,而是填补这种跨界两厢车的市场空缺的,正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

所谓的跨界两厢车,又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两厢车,外形类型旅行车。显然,国内市场还没有这种跨界性质的国产两厢桥车,追溯到旅行版桥车还得数进口居多。即使朗行现在还不是热销车型,但熟知中国市场的大众,还是一意孤行。这不是,在去年刚不久广州车展上又全新推车朗行真正的CROSSOVER车型—朗镜,谁说大众这不是在为侵占入门级旅行车市场做铺垫?过去,日系车厂深知中国的SUV市场将会大热,纷纷推车现如今都在热销的SUV车型(例如RAV4、CRV等),而且这都是将以前高端的越野车拉下到城市SUV低端的市场。大众此举,无非在赌未来的市场。

后记:我在4S店试驾过朗行,并且在车库也提交了试驾感受,大家可以翻阅我之前的文章。

均衡第一——福特嘉年华ST

我对于这辆车的所有印象,都来自各路汽车媒体的试驾文章、视频。在阿庆的“2013年TOP10”中,ST排到第一位。在去年某家权威媒体评选的世界10大车型中,嘉年华ST也是位列榜首。

它有出色的动力输出吗?它有很快的加速吗?它有很好的节油效果吗?答案显然没有。但它做到很多车都难以做到的均衡性极好,如阿庆所说,动力输出刚好,悬架支撑到位,转向够精准,各方面配合也很到位,这就是炉火纯青的造车技艺。还是说那句话,如果给我得到试驾这辆车的机会,一定会好好操一下才行。

ps:有部分图片源于新车评网

收藏

2014-01-08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