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7人

+关注
话题

锐志25000公里的使用体验(五):日常行车篇

《日常行车篇》本来想写成操控篇的。但是一想,咱们也就是一买菜车,咱得先说日常行车,驾驶乐趣容后再表。====动力====动力是日常行车体验的重要一环。在前面的《动力篇》中我已经描述过了,不再赘述。总结为一句话,这个3.0 V6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特点就是:既有力又温柔。6AT变速箱换挡顺滑,日常驾驶换挡过程无法察觉,换到sport模式大脚油门降档时候能感觉到有力的降档动作,但仍然算不上突兀。相比之下,Tiida的4AT变速箱虽然品质已经出色,但在降档时能感觉动力中断一小会后忽然爆发的那种突兀感。 锐志的这个6AT在降档后不会让乘客陡然一惊。第六档在120km时速时转速为1900转,90km时速时转速为1400转多一点。得益于巡航时的低转速,我曾经在滨海大道匀速行驶10km后得到过6.4L/百公里的最低平均油耗(有关油耗数据可以查看我上一贴《油耗篇》)变速箱有3个驾驶模式:普通模式,sport模式和snow模式。通过档杆座旁边的2个按钮来切换模式。sport模式下,节气门开度会比普通模式更大,也就是动力更强;油门踩深后变速箱更容易降档;降档后松开油门,发动机变速箱更愿意维持在低档位,方便再次加速以及山路保持不升档的特性;变速箱在切换到S模式时候可以通过前后推动档杆来手动控制档位。方式为前加后减,而不是偏运动化的前减后加。不过我很少用这个档杆来控制档位,因为我的那个配置有换挡拨片。变速箱在D档和S档模式下都可以通过换挡拨片来手动控制档位。除了D档不能前后拨动档杆外,我认为D和S两个档位没有本质区别。sport模式才是那个激发运动能力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还会提升可变悬挂(AVS)的阻尼硬度范围,后面会讲到。即使是sport模式下的锐志,也非常适合日常驾驶。因为在轻轻踩下油门在马路上行驶的时候,发动机同样会维持在1400到2000转以内行车,不会像一些品牌的运动模式那样始终维持在3000转以上轰轰作响。而当你稍微踩下油门需要加速时候,sport模式下的变速器会非常积极的执行你的意愿,立刻降档,并让发动机给出比普通模式下更大的力量来迅速推动车辆加速,此时的转速上升非常快,并且在松开油门后还会维持大约3到4秒左右.假如你不想要这种高转的维持,可以非常轻地再踩下油门,变速箱就非常懂事的立刻升档,让车辆平复下来。这种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的sport模式,让我每天都能在上下班过程中享受而毫无负担,我这一年中的大部分驾驶都是用sport模式完成的,无论任何路况。想必丰田也是知道这种sport模式适应性很广,因此说明书中明确说明:切换到sport模式后,关闭发动机,下次重新发动时候,sport模式会依然保留为打开状态。====滤震感受====锐志的避震感受与轮胎配置有较大关系。我买车时候试驾的是16寸轮毂的版本,当时的滤震感受非常柔和,路面细小颠簸被很柔和的隔开了,而冲过减速带时候的震动也非常柔韧,悬挂“咚”的一声就过去了,跟我之前描述过的雅阁的那种优秀滤震能力非常相似。而当我提车时候, 发现18寸轮毂的锐志则明显比之前感受要硬,细小颠簸被一定程度的感知到了,快速冲过减速带的悬挂动作则明显不止一下,凭我的个人感觉,大约为0.3秒里面的2,3个上下动作。 这个表现与我试驾过的迈腾较相似,但避震平复的速度和时间比迈腾要快,余震也比迈腾要小。从吸收震动这个角度讲,假设雅阁和16寸轮毂的锐志为100分,迈腾为60分的话,那么18寸轮毂的锐志大约为80分。235/45/R18的薄胎带来的好处有2个:第一个当然是好看了:),真心喜欢这个大轮毂带来的视觉感受。 第二个就是更硬的支撑力,相当于加硬了悬挂,带来更好的操控性。====刹车====锐志的刹车足够给力,证据是汽车之家之类的网站实测的100公里/小时刹车到0的距离大多为39米以内,在B级车中属于优秀水平。这主要是得益于轮胎尺寸以及后驱车的前后配重更为优秀。 配置有可变悬挂(AVS)的车型,说明书中指出在刹车时候会加强前悬挂阻尼以防止重心转移(也就是俗称的点头),这会让后轮更充分的发挥其抓地力。日常行车中,刹车踏板脚感线性,容易通过深浅程度来控制刹车力大小,市区行车控制车距容易,车上乘客也不容易有抱怨。属于我喜欢的风格。====转向====转向系统是锐志通常为人诟病的地方,然而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认为锐志的方向盘轻。可能是老款锐志确实轻,但是新款锐志应该不同。 我开过或者试驾过的车型有:Tiida,老福克斯,新福克斯,马自达6睿翼,迈腾,CC,高尔夫6, 汉兰达,途观,君威,迈锐宝,雅阁,CRV,新锐志,C200。 在这些车型中,除了C200的方向盘手感不记得了外,我可以确定的说新锐志的方向盘重手程度比其他都要明显(莫非是我的电子助力坏了。。。。) 尤其是在切换到sport模式后,感觉阻力更加大了约10%的感觉。当然我不认为方向盘轻重就有什么优劣,这只是一个电子助力大小的问题,我以前的Tiida方向盘非常轻,我感觉指向非常好,穿梭起来那个轻巧。。。方向盘比Tiida更轻的老福克斯,也是广泛好评的偏运动车型。第二个误区是认为锐志转向圈数多。我这个车型配有VGRS可变转向系统,在原地转方向盘我自己实测是2.7圈,高速状态下根据资料可能是3.1圈。想来这个3.1圈就是被批评的那个点了。 实际上,这里要看前轮最大转向角度。锐志以2.85米的同级前列的大轴距,能做出5.2米的同样是同级前列的最小转弯半径,说明前轮转向角度很大。更大的转向角度自然需要更多的方向盘圈数来控制。因此锐志的方向盘并不慢,圈数多只是因为最大转向角度大。基本上,我认为锐志的方向盘只有1个问题,就是大了点,不够运动。 虽然我个头1.85,因此觉得方向盘尺寸还算合适,不过想来更小的方向盘确实应该动作更快点。由此可见丰田对锐志的定位。====最后说说行驶中的隔音问题====非激烈驾驶,3000转以下是听不到发动机声音的,能听到的只是轮胎花纹在地面上滚动的声音。 高速风噪也不明显,或者说我不敏感。因此相对来说,胎噪是主要声源。 基本上可以满足开车安静听音乐的需求。下一篇来说说操控,其实每天都在开买菜车去买菜的路上,操控只是一种自我娱乐而已,我也只能抛砖引玉。

收藏

2013-03-14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