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车库

话题31227条    关注917人

+关注
话题

武岭、乐亭(下)

bjseso [财富:1068两] +关注 发私信 编辑

武岭学校,武岭门内右侧。1929年蒋介石创办,校舍由翁文涛设计,上海孙裕生营造厂承造,次年12月竣工。占地90余亩,有大礼堂、教学楼、宿舍楼、健身房等建筑40余幢,?筑面积1.4万平方米,布局疏落有致,绿化成荫,其中古樟4棵,环境清幽。特色独具的大礼堂外观堂皇,装饰精致,具民国建筑风格。有蒋介石自题奠基碑,楼上为蒋介石接待国民党高级官员处所。东倚武山,有三角枫、海桐等古树名木,山壁摩崖石刻"武岭幽胜"四大字,为1931年蒋介石所题。岩下水泥平台,置石凳石桌。

1925年春,已经在国民革命军?成为风云人物的蒋介石先生秉承慈母遗命,整合力量以进一步推进桑梓地的乡民子女教育,择私邸丰镐房为校舍,将三所小学合并为一,称“禽孝区立小学”,聘张葆元先生出任校长。1927年7月,学校改名为“私立武岭学校”,蒋介石先生亲书校匾,时有学生300多人。

1928年,学校在武山西麓选定了一片宽阔的荒滩地作为新校址。1929年2月,特聘日本东京高等师范毕业生张明镐先生为校长,又特聘著名土木工程师翁文涛先生共同担当策划、设计及监建工作。新校舍由上海孙裕生营造厂承造,于4月20日奠基开工。同年7月16日,学校董事会在南京成立,由蒋介卿(蒋介石之胞兄)、孙琴凤、毛颖甫、竺芝珊、宋周运、毛庆祥、周枕琴、陈果夫、蒋经国、蒋纬国、张明镐等14人组成,筹集建校基金25万元。1930年元旦,部分校舍建成后,学校搬入新址。次年底整个工程告竣,占地72亩,总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有气势不凡的大礼堂一幢、二层教学楼二幢、三层宿舍楼一幢。此外还建有如图书馆、膳厅、医院、电厂、大小操场、农事试验场等一整套附属设施和场地。整个校园保留了原有的香樟、银杏、枫香等古树,又新植了许多名木(诸如罗汉松、龙柏、广玉兰、槭树、海桐、女贞等等),为花园式学校奠定了基础。农事试验场场部设在一山之隔的武山东麓,计有水田70亩、旱地110亩、林地1100亩,先后由朱行夫、宋涛、张恺、鲍尚贤、潘克勤等先生任场长,下设农艺、森林、畜牧、蚕桑、植保等科组。农场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造福桑梓的办学思想。

下面的这个方亭子,是导游图中的乐亭。

  乐亭这个名字的由来与蒋介石有关。据记载,1773 年(清雍正九年),这里始建了一个文昌阁。文昌阁在奉化的许多村落都有,历来是是文人学士聚会、拜祭文昌帝君之处。当年溪口武岭头山上建的这个文昌阁规模很小。过了150多年,到上个世纪20 年代的时候,这座文昌阁已经楹栋欲斜,破败不堪。1924年清明,时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的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看到文昌阁这付颓相,决计整修武岭头。他嘱其兄长蒋介卿重建文昌阁,次年建成,同时落成的应该就是图片中的这座方亭。文昌阁落成之日,蒋介石撰写《乐亭记》。蒋介石所题记的乐亭,其实并不是这座四角方亭,而是位于此亭西南的文昌阁。不过,溪口本地人把新修后的文昌阁仍称文昌阁,而将乐亭的名字给了照片中的这座方亭。

照片中的这个老人,长相酷似蒋介石,据他说,他是蒋介石的亲戚。他在此与游人合照,估计会收取一定的报酬。

宋美龄在溪口期间,喝不惯当地的水。蒋介石专门为宋美龄修建了一座水塔,是现代自来水厂的雏形。

收藏

2012-12-30

0

你轻轻一赞
是我大大的动力

我关注的部落

登录关注部落,才有更多签到。请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