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网络媒体的“时效性”

新车评网   作者: 新车评网 +关注   2008-12-17   评论 (0)

前两周新车评网在全国网站中,首发了广本CITY锋范的详尽车评,这引来了一些网络媒体的“哄动”,据说不少网站向厂家公关部投诉,说新车评网违反了发布日期的协定。

细心的读者应该也看出来了,为了平息同行的不满,我们选择了配合广本,将已经发布的车评又隐藏了数天,等到“大伙儿”都发布的时候才再放出来。

实际上此事只是基于误会,我们并没有“违规”。内情我就不多说了,但从这件事,我想说说媒体的时效性问题。

过去我做杂志的时候,汽车类杂志被厂家公认为“专业媒体”。所谓专业媒体,就是我们往往可以做得比报纸、电视更加深度,例如杂志记者试车,可能会很愿意跟工程师、设计师深度探讨一款车的技术问题,也很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开车、拍照,当然最终反映到“成果”上,就是同样一个由厂家邀请的活动,杂志媒体往往可以比报纸有更大的报道篇幅。这种报道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深度”。

这样的行业认识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到(我依稀记得是)2005年吧,我在太平洋汽车网上看到了一篇标致307、凯越等几款中级车的详尽对比测评文章。那是当时的太平洋网站编辑原创的作品,用了好多页、图文并茂的去对比那几款车。当时做杂志的我深受触动,因为那篇文章的篇幅——包括字数和图片数,都远远超过我们杂志的任何一篇专题文章。此后,我在我当时主编的杂志上策划了一个类似的多车测评,借鉴了太平洋那篇对比文章的一些形式,更注重图文的“功能性”,篇幅也空前巨大,刊出后获得了很好的读者反响。

这件事让我对何谓“深度”又有了新的认识。

从媒体写作的角度出发,我认为“深度”有两种。一种是高人下笔,字字击中要害,文章短小但发人深省。这样的高人不是没有,但我所知道和认识的高人,近年都有“封笔”之势,所以日渐罕见,甚至绝迹。

第二种,是将一个话题做得超级详尽,方方面面力求做到最全面,一个典型例子便是《新周刊》每期的主题策划,里面用多篇文字去围绕讲述一个中心主题,那便是很好的深度报道。

回到汽车媒体,围绕一个话题展开的详尽专题,是一种深度报道;把一部车介绍透、深挖透、测试透,也是深度报道。

我本人不才,距离第一种深度有太多功力欠缺;但将勤补拙,第二种深度报道本人可是没少做过。例如在我刚做杂志不久,就曾经一个人写过一个两万多字剖析“加速”这个话题的专题。而其后围绕某一款热门车型策划和制作的深度测试专题,更是不计其数。

在我看来,专业媒体要做深度,一是要专业,包括选题和策划的方向要好、文字要有水平;二是要有足够的篇幅,提供足够多的资讯给读者。就我个人而言,常常会因为采写回来的一些资料或图片没能完全发布出来,而觉得对不起读者。

我自认对于何谓“深度”是理解得比较深刻了。新车评网正是一个“做深度”的很好的平台,我们有专业的团队,也有网络这个无边界的巨大载体,因此说新车评网是做深度比较出色的,这一点相信大家都不会有异议。

现在回到“时效性”这个话题来。过去没有网络媒体时,厂家会认为报纸最讲求时效性,杂志相对时效性不强。后来有了网站,网站的时效性被认为是超强的,最典型便是对新车发布会的现场网络直播,真是做到了关键信息第一时间的公诸于众。曾经代表新车评网参加一个新车发布会,和其它几个全国大网站作为“网络媒体组”,被安排提前一个多小时进驻会场,看着其它网络媒体同仁们纷纷架机器、连电脑、打电话,严阵以待准备开始网络直播,而我拿着一个相机坐在旁边“无所事事”……发现网站要做出时效性也真不容易啊。

但网站对“时效性”的追求,有时是让我觉得过了火的。例如我知道有些网站领导就下硬性规定,要求所有白天的活动必须在当天晚上就做成专题上线。这意味着参加活动的编辑记者,在活动当晚就要连夜处理图片、上传资料、制作专题,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网站编辑记者根本没时间去自己思考、消化,更别说写点自己的原创文字。

所以,网络媒体的“时效性”很强,但除了第一时间报新闻——更准确的说是“爆”新闻之外,他们多数没有自己的东西。专题当晚上线,图文并茂,但里面全是厂家提供的资料,全是相机和摄像机收录回来的冰冷的素材,没有当事人思想和智慧的体现,这样的专题信息再海量,也不能算是“深度”的。“快”就是这些网站的竞争力,也是编辑记者向领导汇报工作的“业绩”。由此大家便能明白,为什么他们对新车评网提前发布了一篇车评会那么的在意。

有意思的是,前不久我跟一位美国车厂的客人聊到这个话题,他透露他们在美国举行的媒体活动,到来的网络媒体里,也有一些特别讲求“时效性”的网站,他们参加活动,最力求第一时间拿到(或者“套到”)产品的资料,不管准确与否,第一时间放到网站上发布,以此制造轰动性,也吸引来关注度。这些网站基本上是一些知名度、专业度不高的小网站。反而一些知名大品牌的专业汽车网站,他们不会那么终极追求第一手发布资料,而更在意如何将报道内容做好。

在我看来,参加活动当晚必须发稿,这个做法是“变态”的,这只会让编辑记者成为厂家资料收集和上传的工人。至少,给一晚的时间去思考、消化一个话题,再确定用何种方式、方向去报道,这是起码的新闻操作理念。对试车就更严谨了,入行以来我一直坚持每试完一款车后,至少用2、3天时间去“消化”一下,这样才能作出更周详、准确的判断。

当然这个“消化”的过程是有技巧的,它绝不等同于“拖稿”,请新车评同仁们别要混淆。如何“消化”,这是我们的秘密,就不在这里多说啦。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没有下一篇
标 签 杂志   网站   媒体   时效性  
关注电动新车评,玩转电动车
未知的车型 有兴趣?
是否要放弃奖励
全部填写问卷才可以领取哦
确定放弃
再看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