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辰「星」:生来倔强

车谈会2020-01-20

有一种力量无人能抵挡

它永不言败生来倔强有

一种理想照亮了迷茫

在那写满荣耀的地方

——南征北战《生来倔强》

文|邹心晨

在拥挤的3号线,耳机音量开到5,耳机里传来南征北战的声音,手机屏幕被启辰「星」霸占,朋友圈、抖音、甚至是微博,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关于启辰「星」的花式营销,传播主体除了各类新闻媒体,还有公关、启辰的工作人员、相关负责人、甚至还有马磊。

按照我常规的耐心阈值,面对爆炸式营销会从内心深处开始厌烦(当然易烊千玺例外),但这次看到启辰「星」,莫名有点心酸,甚至还有点感动。

感动并不是因为他的广告有多么温情,而是这么多年,启辰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在这个残酷的时代,努力与收获能成成正比就已经算是恩赐,因为当提出要“合资自主”的时候,没有人能确定“合资”与“自主”能不能回报启辰,也没人敢打保票启辰坚持到底就一定能见到日光。

毕竟后来的结果也告诉我们,不管是广本的理念(2008)、北京现代首望(2011)、还是华晨宝马之诺(2013),亦或者上海大众天越(2015)等合资自主品牌都折戟沙洲,跑出来的只有启辰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2010)。这其中启辰还与他们不一样,虽说都是合资里的独立品牌,但只有启辰做到了真正的独立,自负盈亏,拥有独立的法人。

毋庸置疑,10年过去,启辰已然成为那个“合资自主”的代表,有人说是恩赐、是意外,而我却更相信它是因为“勤奋”,能有今日,只因生来倔强。

01 “全员”营销

亲历陈欧发优惠券带货、见过雷军公众场合秀小米、也听过各种明星亲自下场撕流言、破绯闻,但我却是第一次见到一个公司全员在“卖”启辰「星」,这种程度,就算是华为在近些年最高光的时刻,也不见得有华为全员公司为其打call,启辰「星」的出现,超越了过往 启辰所有资源的聚焦。不管是广告投放,还是人员配备。 

东风启辰汽车公司总经理马磊 微博截图

启辰「星」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辰未来命运的走向,也是启辰通向希望的关口。

在启辰「星」出现之前,很多人在吐槽:启辰再厉害,不过也只是东风启辰,虽说是背靠着东风依赖着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技术,但似乎好像一直没有“爆款”,没有一款车说让人提起来就想起来启辰,或者提起启辰就能想起来的某款可以走量的车。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启辰的痛点,但现在启辰「星」的出现,或许会打破这一刻板印象。

我不敢说启辰这个刚从东风日产独立,成立不到3年的新企业,能否在新五化割据混战的2020年成功突围,但启辰「星」或许真的就能成为这个例外。

股神巴菲特曾说:做没做过的事情叫成长,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变,做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在过去的十年时间里,东风启辰通过轿车与SUV的双线发展、打造“中国汽车大脑”的产品矩阵、3款新能源汽车的布局以及“创意2.0时代”等一系列战略的推动,已经成长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年轻也最具实力的车企之一。

启辰从2010年9月品牌建立到2012年3月,仅仅18个月,便完成了全价值链体系力的建设;2012年4月到2013年9月,启辰便完成10万辆的销售目标;2017年“独立”之后,它又以终端销量14.3万辆和同比增长22.7%收官;2018年,在大环境紧缩,其销量也有13.4万辆;而寒冬依旧的2019年,启辰全年终端销售12.28万辆,同比下降8.6%。

我明白从2018年起,整个车市环境压力就很大,但又不得不承认,横亘在自主品牌面前的不是活的好不好,而是生和死的问题。

但,世界上很事并不是有希望了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02 借力打力失效,启辰唯有靠自己

虽说启辰已经成立10年,但真正开始独立行走却是在2017年,启辰的“二次创业”才使它真正进入2.0时代,在这之前一路走来都像是“拾人牙慧”,“老东家”东风日产的头衔一直萦绕在启辰的周围。

确实适当的“借力”,会让一个新的企业少走很多弯路,但在汽车领域,“借力”太久就会影响自己品牌形象,同时也束缚自己的发展空间。

东风启辰在借助于“雷诺-日产-三菱”及东风体系的大联盟平台成长的价值链体系中,构建出了一套专属于启辰的造车高标准,开始拥有了自己的体系。至少在启辰「星」我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启辰。

至少从产品实体而言,不得不承认启辰「星」是启辰进入3.0时代的分水岭作品。造型颜值高、惊艳的内饰、高配的智能大脑都完全脱胎换骨都是过往车型所不能比拟的,启辰「星」身上并没有遵循来自于东风日产的影子,而是独创了一种市场icon。

为了响应市场对于汽车变革的诉求,启辰「星」以“每个客户都是VIP”作为造车理念,整合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体系的技术资源,采用全新“混元美学”家族设计理念,依托全新VSA智能模块架构,力图成为2020车市的“A+级SUV头等舱”。

一如它的名字,启辰「星」拥有符合头等舱的超级大空间,毕竟空间才是一切豪华舒适的基础,基于VSA智能模块架构的大型化平台,启辰「星」拥有2756mm的超长轴距和1905mm同级最大车宽,以后排全平地板成功,解决了“全家集体出行”的需求,这也极大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的偏执。

除此之外,启辰「星」采用智能手机般竖屏设计的15.6英寸全面屏智能中控,以及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这种组合也是高度符合中国本土特色的智能化特色。

当然,既然启辰「星」要成为启辰的“划时代巨作”,大,并不是头等舱的全部。当然不止是屏幕尺寸上、或者空间上的胜利。

“VIP服务”才是启辰「星」的归属,比如启辰「星」搭载了东风启辰联合百度开发的启辰全新车联网系统,提供了智能物联、汽车云支付、组队通信、AR实景智能导航,甚至还具备声纹ID识别等多项智能交互服务;再比如副驾上配置支持按摩、后滑、靠背下调至29°等功能的“女王座椅”,主副驾皆具备座椅加热、按摩等功能。这才是女主专座,这才是VIP。

当然作为一辆车最原始的诉求,高效的动力系统与舒适稳健的操控性能可不能少。

比如启辰「星」拥有同级领先的48V轻混动增压动力系统,集加速助推、能量回收、滑行停机、怠速再启动等于一身,在保证畅快充沛动力表现的前提下,实现了同级领先的燃油经济性。

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测试实验中,启辰「星」油耗6.05L/100km,操控稳定性测试和NVH测试为良好,不得不说这种混动形式,正逐渐成为国际车企解决严苛排放法规的最佳选择。得益于这套动力组成,也让启辰「星」成为同级别唯一具备48V轻混增压动力系统的车型。

当然,除了上述这些,个人最喜欢启辰「星」的科技配置,尤其是主副驾座车门的面板、以及副驾挡板点阵式氛围灯真的是太有个性了、太炫酷了,什么氛围都能营造。

03 启辰「星」的向上

2020年的竞争只会更加白热化,任何一家没有“三板斧”企业,在大浪中很容易被边缘化。

2020年是一个汽车产品+新时代的“逆势破局”期,作为“合资自主”的领头羊,启辰花了近十年的时代,才实现了SUV到轿车到新能源上的全产品种类布局,面对汽车行业结构调整,消费持续升级,对于所有车企来说,2020年的压力会更大,启辰「星」更是。

面向新十年,东风启辰也拿出来自己最大的诚意,在传承“雷诺-日产-三菱”的技术优势之后, VSA智能模块架构诞生,成为中国消费者专属打造的智能化造车体系。

启辰「星」是在广州车展上发布的,作为启辰旗下的首款A+级SUV,启辰「星」的目标很明确:定义2020年代VIP驾乘新标准。

东风启辰总经理马磊说:“自主品牌的优势,在于更懂中国消费者。面向启辰新十年,集联盟全球智慧,为中国消费者专属打造了VSA智能模块架构,并以启辰「星」为起点,为他们创造更加精彩的智趣用车生活。”

这段话其实就揭示了启辰「星」的成长背景:立足于中国,成长于世界。启辰「星」能更敏锐知道中国消费者的声音;而连接全球资源本身,意味着他们能够用足够宽广的全球视野以及足够丰富的技术资源,对中国消费者的声音进行响应。

启辰它有自己的“节奏”,启辰它并没来一昧依赖东风日产的名号,这些年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也在学着扔掉拐杖颤颤巍巍的自己站起来。

科技所酝酿的,必然到来的变革。它驱动经济的发展,也改变生活的方式。

启辰「星」“定义2020年代VIP驾乘新标准”的目标,它所提倡的是VIP驾乘新标准。VIP的存在一如bigband的V.I.P,虽说目前东风启辰相比于东风日产而言,它的体量尚不够强大,体系也不够强壮,但东风启辰除了布局新能源、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在营销方面已经开始尝试改变。

如果说在之前的各种车型,我们还能看到启辰模仿的身影,那么如今的启辰「星」见证了启辰已经从身份、到品牌基因完全独立的中国品牌。

对于现在的东风启辰而言,相较身份上的独立,启辰品牌形象的独立和明晰,成为“自主主流市场的高价值商品提供者”更有现实意义。

不论结局,我对启辰「星」还是抱有相当大的期待。它继承合资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体系,但是在未来上市价格上比合资品牌却更有亲和力。

虽然,启辰「星」并不是诞生在市场红利的黄金时机,但也并不一定是最坏的时机。

况且启辰「星」生来倔强,自带光环,这也是启辰诞生十年来,第一款以中文命名的车辆。

而且按照历年中国紧凑型SUV市场表现而言,紧凑型SUV是量最快、也最容易成功的车型,一如瑞虎8的表现,瑞虎8的爆发拯救了奇瑞,代表了瑞虎的向上,我相信启辰「星」亦是如此。

启辰星,生来倔强,是因为它有强大的产品力,它可以带领启辰走向强大。2020年,启辰的冲锋号角必然由它吹响。

声明:此文章所有文字、图片皆来源于该公众号或对应网站; 涉及到版权纠纷皆与新车评无关。
分享:

车谈会

作品数:635

关于纷繁汽车商业的小角度辛辣报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