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变形记:2017→ 2019

车谈会2019-12-05

最近,朋友圈里的2017→2019很火,我决定也跟下风,潮一把。当然,作为一个并没有逆袭,而是成功长残的人,我自然不会拿自己作为案例,思来想去,我果断地把目标对准了这几天关注的一个车企——江淮。

(我就是我,是一眼可懂的我)

(老铁,没毛病,卷起裤腿儿加油干)

(谦虚学习,成功抱上大佬的大腿~)

(完全不像同一家车企好嘛!!)

文 | 李妍

编辑 | 袁桂远

为什么突然cue到它?因为在广州车展上,它着实靓到我了。

时尚、张扬的江淮展馆,刷新了众多消费者对江淮“老气”的既定印象。身为国企的江淮,一改以往严肃、正经的作风,转身就变成了小鲜肉、弄潮儿。不得不说,这个变化是喜人的。

这几年的江淮,走得比较辛苦。从最早的传统商用车,转型到乘用车,再发展到新能源汽车,江淮不断在寻找自己的方向,只不过转型战略阵痛期还在持续,加上整体车市的急剧变化,让老牌车企江淮面临极大的挑战。

不仅如此,在营销风格和方式上,江淮也在“刮骨疗伤”。传统的消费者互动方式、营销风格明显已经得不到好的效应,只会让整个品牌陷入与消费者弱相关的状态,品牌力上不去,眼球经济时代就不占优势。

于是江淮开始变。粉丝经济畅行,那么就举办粉丝庆典。可为什么效果却总比广汽丰田、大众、宝马的粉丝节效应差那么一点呢?其实这类活动的灵魂不在于场面的壮观和节目的多样,而在于给年轻人、给消费者带去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但值得肯定的是,江淮的思维是对的。那就是学会改变,并勇敢做出改变。这几年,江淮一直在升级转型和开放合作。

江淮决定要好好打造新能源市场,走智能网联道路,于是就跟蔚来合作,向它学习;要提升产品质量,就跟大众合资,向它学习;要提升发动机排放水平,就开始跟康明斯合资,向它学习。江淮深知要学的有很多:互联网产品思维、新能源汽车开发技术、产品质量的打造和把控等等。江淮很清楚自己需要改变,所以它就“马不停蹄”地去做了。

所以我想,哪怕现在落后了几步,也无妨。幸运的是,现在还有机会试错,找到自己的节奏。这是被市场允许的,但是要记住,这个宽容的时间不会太长。江淮不是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今年,它没有停歇,而是以嘉悦A5为转折点,也是新起点,开始了自己3.0的时代。

对于江淮而言,嘉悦A5是它在多年研究和试错之后推出了一款全新产品,也是带领江淮走进全新乘用车时代的一款重磅产品。这款指导价8.48万-11.58万元,前一万名订单优惠后仅7.58万-10.68万元的掀背式运动轿车,更是江淮在乘用车市场里的坚持和决心。

在嘉悦A5的身上,我同样看到了江淮寻求转变的态度。

更年轻、更潮流的设计与营销,都是江淮在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证明。

动感的掀背造型、宽敞的空间、丰富的配置、出色的底盘、购车即享车联网5G流量免费送的终身服务……江淮似乎一步一步在靠拢市场消费需求。

而且早在2018年2月起江淮乘用车全面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所以,嘉悦A5身上有股“德味”品质,也就只是个基本操作了。

当然,江淮的3.0时代,也不是一枝独秀的。瑞风S7pro的全新亮相,我想,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和修正,更是对未来3.0时代的延续和助力。

全新设计后的前两和尾部、六边形“垂瀑式”立体格栅、时下流行的分体式大灯和贯穿式尾灯、全系升级的电子挡杆、标配的TESS爆胎应急安全系统……这是瑞风S7pro基于瑞风S7的“改头换面”,也是江淮基于江淮过去时的“面目一新”。

江淮的确在变了,它更年轻、更可靠了。但江淮仍然需要的是,在以后的发展中突出自己的品牌力,找到自己的品牌个性和品牌魂。

不过,哪怕转变之初的学习模仿有些略显“笨拙”,但我对这种勇敢和尝试感到犹为高兴。我想,只要路子对、态度好,江淮还会是那个曾经风光多时的江淮。

当然,这些都是属于“千面人”江淮灵活的多变,它“顽固”不变的一面,则是坚守。

尽管作为一家以商用车为根本的车企,乘用车虽是近些年来外界不看好江淮的一大痛点,但也确实是江淮还在进步和试错的成长点。而且即使在乘用车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受挫,但基于商用车的基础,江淮也不会由此而产生致命的问题。

但这没有成为江淮在乘用车市场小打小闹的资本,打下乘用车市场这片天,从十几年前就是江淮的信念。

负责掌管乘用车业务的江淮汽车副总经理佘才荣说:“我们并没有因为外界的批评和质疑,就忘了我们的初心,就没有斗志了。我们有自己一套实干的打法,这里面有价值营销、关系营销、体验营销,虽然简单的几句话,但这里面的个中滋味和辛苦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

那些留下来的高层和工人们,亲自上阵一起推动活动开展,打好江淮的营销战,不仅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应,更是激烈了大家的士气。他们就在这样猛烈的外界舆论中,坚守着。

2018年,江淮汽车研发投入超过21亿元,年度专利申请公开量达2515件,在全球车企中排名第二位,位列自主品牌第一位;十八大以来,江淮汽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17亿元。截至2019年8月底,江淮汽车共拥有授权专利14142件,成为发明专利授权国内首家过万车企。

 

老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核心技术,没有适合市场需求的车型,没有明确有魅力的品牌定位,只是作为一个代工厂的存在,就不会有资本和底气去争夺市场。江淮正在做的,就是扭转这一尴尬局面。

彼时的江淮,是个冲刺在前的业界强者;此时的江淮,仍然还是那个家大业大的潜能者。它并不像外界有些声音里所描述的那般日渐没落,相反,它是在放慢脚步,全身蜕变,从产品、营销、风格、品牌定位等上全方位的转变。

即使我们现在无法判断江淮的“变形记”,最后有多少能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但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变革始终是积极的,最怕的就是还在用老旧的思维去经营企业。

静观江淮由“变形到蜕变”,希望2020年,它仍然能够稳稳扎根车市这片热土。

声明:此文章所有文字、图片皆来源于该公众号或对应网站; 涉及到版权纠纷皆与新车评无关。
分享:

车谈会

作品数:635

关于纷繁汽车商业的小角度辛辣报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