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谈会2021-04-16
出品 | 辣扒编辑部
本期编辑 | 章丽娟
01
埃安换装,细节处焕新
前有标致, 后有小米,埃安也紧跟潮流,坐上了今年换标的顺风车。
4月16日,埃安的全系车型正式切换了全新LOGO及车身标识,车头的“G”字标有细微的变动,整体看上去更加扁平、轻盈,而车尾、方向盘、轮毂、车机界面、迎宾踏板、中控扶手等20处地方都换成了“AION"的新标识。
相信肯定有人和我一样质疑埃安怎么没有直接把广汽的“G”字标一次性换了,让埃安真正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品牌。毕竟,以埃安现在的实力,一旦独立上市,完全能与“蔚小理”面对面扳手腕。
看到埃安在今年的科技日发布了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超级快充电池技术,以及ADiGO 4.0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等核心科技,却没有得到股市应声涨停的消息时,谁不着急呢?在一个重资产的传统车企面前,定位科技企业的埃安要想突破桎梏活出全新的自己,必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然,彻底换车标也不是目前的最优解,毕竟“G”字的背后展现的是一个新品牌的积淀和传承,不到半岁的埃安虽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对于“AION”这个LOGO的辨识度和好感度,还处于积累阶段,贸然换新标,不仅影响现在已经量产下线车辆的销量,还会遭遇新品牌遇冷的风险。
这必然是一件需要一步一步来的事情。未来的广汽埃安会怎么走,是采取分拆上市融资来发展,还是通过发展埃安来带动广汽集团的股价再投入到埃安,究竟哪条道路才更利于埃安发展呢?相信广汽集团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02
第二代宋Pro上市,比亚迪没必要去车展了
当所有车企都蓄力在上海车展大展拳脚时,比亚迪偏不这么干,选择“错峰出行”。相比于去年上半年的寂寂无声,今年上半年的比亚迪可谓铆足了劲去“博眼球”。
2021年第一天,1月1日,比亚迪正式发布品牌全新LOGO,而后推出了秦Plus DMi、宋Plus DMi,以及搭载了刀片电池的2021款唐EV,无论是公布战略,还是发布新车,抑或是推出新技术,比亚迪没有浪费每一次“发声”的机会。
一方面,关于比亚迪的讯息铺天盖地,热度不减,一边是消费者在调侃“不要再宣传了,新车更订不上了”。
就在我以为比亚迪已经“无计可施”的时候,它在上周又趁热打铁推出了第二代宋 Pro,是一辆中期改款的紧凑级SUV,新车售价9.28-12.78万元。
总结一下重点:新车与旧款车价格差异不大;外观设计有小调整,主要体现在前脸上;换装最新的1.5T骁云动力系统;内饰设计变化较大,同时还有新的智能科技配置。
新车采用了釉玉蓝、麒麟棕两种双色内饰风格,使用这两种色彩元素的灵感来源于宋朝的一幅名画,顿时提升了内饰的逼格,尤其是釉玉蓝,应该会很讨女孩子的欢心。
另外,宋plus可不是宋Pro的改款或换代车型,二者定位不一样,虽然都是紧凑型SUV,但是宋plus是独立全新设计打造,其定位在宋Pro和唐之间,目前已经有燃油、插混、纯电三个版本车型。
03
小鹏P5:一定要抢到“全球首款搭载激光雷达”这个称号
4月14日,小鹏P5在珠江畔匆忙亮相,但是没有公布价格,也没有三电的核心信息,只是吊了下观众的胃口,然后笑着说,“别急,车展见”。
不难看出,选在这个时间节点发布小鹏P5,是不想被同样搭载激光雷达的极狐抢了风头。
要知道,“全球第一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可是P5这款车上最重要的标签之一,小鹏还指望它为这款新车带来热度和话题。
除了秀激光雷达这块肌肉,小鹏进一步拓展了NGP(自主导航辅助驾驶)在城市道路场景下的应用,也就是说,P5将是全球首款具备城市NGP功能的智能汽车。
今年,小鹏汽车开展了为期8天的从广州到北京NGP 3000公里挑战,根据参与此次挑战的同事反馈,NGP在高速上的表现的确让人惊喜,此次升级后,我们距离一次NGP城市穿行的挑战了也就不远了。
04
华为:不造车,不造车,不造车
华为造不造车,是个老问题了。尽管白纸黑字发了申明,也依然没人相信。
在第 18 届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副总裁徐直军依旧要面对这个灵魂质问,毕竟华为与汽车行业的联系太紧密了。
就连徐直军自己也说,「华为的自动驾驶方案已经能够在上海市区实现 1000 公里无干预,比特斯拉强多了。」
华为会不会造车,我们在之前的文章《跨界造车众生相:虚线的苹果,曲线的华为,直线的恒大》有分析过,大致结论是华为完全有能力造车,只是时间问题。而现在不造车,透露的是华为对其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领域的自信。
要知道,对华为这类以软件为核心研发能力的企业而言,不造车,就意味着要在技术上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对核心部件的设计与采购有足够话语权,这样才能保障拥有一定市场占有率和足够的硬件销售利润,以及不亲自参与制造组装,依然能够构建生态闭环。
对于华为来说,不造车可比造车更有挑战性。
网友之所以纷纷“造谣”,对华为发表的“坚决不”表示深深地不信任,是因为它们坚定的“信任”,信任华为有能力自己造车,能为消费者造出代表国家实力的好车。
现在看来,网络上那些催促华为造车的言论,也是一种“甜蜜的唠叨”。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推荐阅读
01 辣扒周|雷军All-in入局,MINIEV会玩,星瑞挑战全地形,传祺7万级真香,蔚来停产,CR-V PHEV初体验
02 上海车展 | 内燃机时代最后的狂欢
2024-03-200
2024-02-270
2024-01-220
2024-01-090
2023-11-220
2024-11-250
2024-11-240
2024-11-230
2024-11-220
2024-11-210
2024-11-200
2024-11-190
2024-11-180
2024-11-170
2024-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