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Auto2023-03-14
中国产汽车在澳大利亚首次赶超韩系车
在国内取得超50%的份额后,中国汽车在海外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超越的第一个对象是韩系车,澳大利亚就是最新的案例。
3月11日,韩国媒体《亚洲经济》发表文章称,在中国汽车出口竞争力提高的情况下,澳大利亚消费者购买的中国制造汽车数量超过了韩国制造的汽车。
数据显示,以2月为基准,在澳大利亚汽车经销商出库的中国产汽车为13625辆,超过了韩国产汽车的数量(12246辆)。
澳大利亚汽车年销量在100万辆左右,是个中等国家的水平,又没有本土汽车品牌,都是外来品牌,因此具有可比较性。
中国产的汽车主要包括MG、特斯拉、长城、比亚迪,其中,上海生产的Model 3二月在澳大利亚市场的销量为2671辆,占电动汽车总销量(5932辆)的45%。
值得一提的是,上汽MG品牌在澳大利亚增长迅速,2022年以49,582辆的销量排名第七,比2021的第九位攀升两级。2018年是名爵MG在澳大利亚第一全年销售的年份,当年销量为3000辆。2021年开始跻身前十榜单。4年之后的2022年卖掉了接近5万辆。增长速度超过了历史上在澳大利亚的任何其他汽车品牌。连续两年跻身十大品牌的阵营。
从车型来看,在泰国生产的美国福特撼路者以4473辆位居榜首。其次是泰国产丰田HiLux(3939辆)、日本出口的马自达CX-5(2600辆)、中国生产的MG ZS(2047辆)等。现代汽车的途胜今年1月和2月销量低迷,前十大车型中未包括韩国汽车。
俄罗斯市场是意外之喜
如果说澳大利亚市场的超越是惊喜的话,那么俄罗斯市场更像是一场意外。2022年俄乌冲突后,多家汽车制造商将其俄罗斯工厂转让并退出,而中国汽车制造商则填补了市场空白。此前,现代汽车(包括其子公司起亚汽车)每年可以在俄罗斯生产约20万辆汽车,约占其全球产能的4%,长期位居俄罗斯市场第一。
今年2月,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的排位比2022年又大幅前进了。
正常情况下,俄罗斯一年的汽车销量为150万辆,但受俄乌冲突的影响,2022年,俄罗斯市场上的汽车总销量约为68.74万辆,同比暴跌58.8%。与此同时,中国汽车产品正在迅速抢占俄罗斯汽车市。
据俄罗斯分析机构Autostat披露的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所占份额从9%增至37%,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国品牌汽车售价在2022年上涨了53%~73%。俄罗斯“欧洲计划”租车公司表示,俄罗斯汽车租赁行业尤为关注中国产跨界车,对奇瑞、吉利、哈弗、江淮等中国汽车品牌颇为青睐。
与中国汽车的飞速发展不同,韩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份额从28.3%降至11.2%,欧洲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从28.3%降至7.3%,日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从17.9%降至6.6%,美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从1.1%降至0.9%。
泰国市场已早早超越
至于东南亚最强汽车制造国的泰国,中国产汽车早已超越了韩国车,2021年泰国的汽车销量约为76万辆,日系车占有绝对优势。
2022年,泰国本土销售的约85万辆汽车按照品牌销量排名,前十品牌分别为丰田、五十铃、本田、三菱、福特、马自达、上汽名爵、日产、铃木、日野。值得注意的是,除去福特和上汽名爵,日系厂商合计市场占有率在85%以上,但看不见韩系车的影子。
电动车的领先优势更大,近日,泰国市场2月纯电车型上牌量榜单公布,其中前两位均为中国产车型,第一位为比亚迪Atto3(国内为元PLUS),达到2068辆,即使是新势力品牌哪吒V也位居榜单第二,2月销量达1254辆,环比增长126%,市场占有率达21%。
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也超韩系车
泰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这三个车市百万规模的国家还是挺有代表性,分别隶属于亚洲、欧洲、大洋洲,预示着中国汽车赶超韩系车已经势不可挡。
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达到340万辆,同比增长55%,首次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12万辆,同比增长190%,占汽车出口总量的33%。
2022年,韩国汽车出口量同比增长13.3%至231万辆,出口汽车的总价值为541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464.7亿美元。
进入2023年,两国的差距进一步开始扩大,今年1-2月,我国汽车出口达68.2万辆,同比增长43.2%;韩国车前1-2月的出口约40万辆。
其实,原因也不难理解,中国产汽车品牌众多,整体力量较强,而韩系车现代—起亚一家独大,该车企2022年排到全球前三,除了现代,其它韩系车几乎没有存在感。
在燃油车时代,韩系车主要靠经济实惠和可靠性在国际市场攻城略地,但中国产的燃油车性价比更高、设计和配置也后来居上;至于新能源车,那中国汽车无论是智能化水平还是成本控制,都是韩国车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在海外不断抢夺韩国车的市场。
所以,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何现代(北京现代、悦达起亚)汽车2022年在华已经跌至35万辆且亏损严重也不能放弃中国市场?因为要在中国市场积累与中国品牌汽车斗争的经验,尤其是在新能源车领域,不然海外市场难保。
中国汽车“深耕”海外市场才刚刚开始
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而言,中国产汽车在海外还没有真正超越韩系车。因为出口量统计的是纯出口,没有纳入属地生产的车型,这一点韩系车还是遥遥领先于中国汽车。
如上图所示,韩系车一年在美国的产量近200万辆,在欧洲也有约100万辆,印度则有80万辆,三者相加就可以超过中国产汽车,并且中国的出口中特斯拉贡献很大,但它是美国品牌。
至于更为强大的日系和德系,中国从出口量上可以实现赶超,但它们早就实现了“属地生产、属地销售”的局面,德系车光在中国的产能就超过400万辆,日系在中美欧三地的总产能超过1000万辆。
中国汽车目前主要通过贸易的形式实现出口,有很大风险性,比如说土耳其就计划对中国产的电动车征收40%的关税。
要在海外市场实现更大的突破,还需要在当地设厂,更好地融入当地,这方面中国汽车才刚刚开始。
东南亚、中东、南美、南亚、欧盟等地将是中国汽车品牌出海的核心市场。
其中,在当地设厂成为出口的主要手段,从上述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中国品牌车企在海外的工厂产能普遍较小,还难以跟其它主流大厂竞争,与现代等车企的竞争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 END ————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2024-03-210
2024-03-200
2024-03-200
2024-03-190
2024-03-190
2024-11-250
2024-11-240
2024-11-230
2024-11-220
2024-11-210
2024-11-200
2024-11-190
2024-11-180
2024-11-170
2024-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