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运营

信息时报2022-08-10

  如祺出行年内将组建一支规模超过200辆的Robotaxi车队。企业供图   百度Apollo RT6将于2023年起率先在旗下“萝卜快跑”平台使用。企业供图

  □信息时报记者 罗晓彤

  

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业态有了新探索。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8日起,在武汉市经开区和重庆市永川区的特定区域内,可以打到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而在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布局上,包括百度、广汽集团、特斯拉、苹果在内的不少企业均有规划,其中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便是本次唯一获得在武汉、重庆两市运营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资格的企业。有专家称,越来越多企业布局自动驾驶商业化将成发展趋势,但离自动驾驶商业化全面落地还很远。

  

两地试点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

  日前武汉、重庆两地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允许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在社会道路上开展商业化服务。据央视新闻报道,8月8日开始,在武汉市经开区和重庆市永川区的特定区域内,可以打到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其中,重庆永川区此次开放的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运营区域面积为30平方公里,运营车辆有5台,覆盖商业中心、学校、住宅区等;武汉经开区此次开放的运营区域面积为13平方公里,运营车辆5台,覆盖地铁站和居民社区。

  那么试乘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是怎样的体验呢?据武汉经开区官微消息,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车内没有安全员,只需点击车辆后座的平板电脑,即可让车辆进入预设好的自动驾驶模式,平稳驶入行车道。行驶过程中,车辆时速达到每小时40公里,并能综合行程规划、实时路况等信息,在不超过最高限速的基础上,自动稳步调整车速的快慢。消费者只需在“萝卜快跑”App上操作即可预约车辆。至于费用,以小军山地铁站C出口到军山新城·春笋全程约3.4公里的路程为例,打折后预估收费仅2.27元;在没有折扣的情况下,3公里的车程则需要20元左右。

  在乘客出行安全问题方面,据央视新闻报道,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运营企业,将通过单车智能、监控冗余和安全运营管理体系等多重措施,全力确保乘客出行安全。在安全运营上,还将从远程监控方面进行“一对一”的服务,即当车辆遇到突发情况时,可随时通过远程指导乘客操作的方式来进行干预或者接管。

  有业内人士称,武汉、重庆两地率先开启车内全无人的自动驾驶商业化示范运营服务,意味着两地率先向自动驾驶商业化的终极业态进行深度探索。

  

多家企业布局自动驾驶商业化

  从最初的主驾有安全员,到现在的车内无安全员,如今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路径渐渐明晰,布局自动驾驶商业化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如百度、广汽集团、特斯拉、小马智行、苹果、文远知行等。

  而这当中的百度“萝卜快跑”,便是武汉、重庆两市自动驾驶政策放开后唯一获得运营资格的企业。据百度Apollo官微8月8日消息,百度“萝卜快跑”将在武汉、重庆正式开启车内无安全员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目前,百度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超过3200万公里,“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开展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量超100万。此次“萝卜快跑”远程无人驾驶示范运营车辆为百度第五代无人车Apollo Moon,而百度不久前发布的第六代量产无人车Apollo RT6更具未来感。据百度介绍,Apollo RT6是百度面向未来出行自主研发、正向设计的量产车,支持有方向盘、无方向盘两种模式,前排可根据不同出行场景配置座椅、售卖机、办公桌、游戏机等。按照计划,Apollo RT6将于2023年起率先在旗下“萝卜快跑”平台使用,预计未来可在全国部署上万辆。

  其他车企方面,广汽集团与腾讯联合创投的创新移动出行平台如祺出行,也在加速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据了解,自2021年以来,如祺出行与广汽集团、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先后达成战略合作。在今年6月举办的“2022广汽集团科技日”上,如祺出行更是首次公开展示了如祺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科技平台,并与广汽研究院、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等合作方完成系统与数据的对接,正在高效推进如祺Robotaxi车辆投放和示范运营落地。按照规划,广汽集团将于今年内组建一支规模超过200辆的如祺Robotaxi车队并投入示范运营。

  特斯拉也在布局自动驾驶商业化。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今年4月21日,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透露了特斯拉最新Robotaxi项目的一些细节,这款新车不会有方向盘和踏板,将使用其完全自动驾驶(FSD)软件来驾驶。按照计划,特斯拉将在明年举行该款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揭幕仪式,并在2024年实现该款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批量生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越来越多企业在自动驾驶商业化上有所布局,这是持续的趋势。”

  

自动驾驶商业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落地。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加速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2022年8月2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支持不同类型地图面向自动驾驶应用多元化路径探索;2022年8月8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发布了《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指南》”)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指南》指出,在保障运输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在封闭式快速公交系统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经营活动,在交通状况简单、条件相对可控的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出租汽车客运经营活动,在点对点干线公路运输、具有相对封闭道路等场景使用自动驾驶汽车从事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活动。

  崔东树告诉记者:“自动驾驶商业化还需解决L3级自动驾驶仍需人干预、相关法规还不完善、驾驶路线还不清晰等痛点,离全面落地还很远。”

  汽车行业分析师、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也给记者梳理了当前自动驾驶商业化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一是技术路线。当前业内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上路需要走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这就需要建设智慧交通,但建设智慧交通投资大、铺设时间长。二是软件算法。当下的软件算法还不完善,还要继续对软件进行迭代升级。三是硬件成本。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硬件成本还比较高,如果硬件成本降不下来,相关企业就很难实现盈利。“这些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解决的,这需要经过各方面的长时间努力,特别是车路协同下智慧道路的建设。”

  虽然如此,但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市场前景是可期的。根据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Robotaxi行业发展洞察2022》,2022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达158亿元,Robotaxi对网约车、传统出租车市场的渗透率为3%。2024年~2027年是Robotaxi发展的第二阶段,市场规模将从850亿元增长到1390亿元,渗透率从15%升至22%。到了2028年,Robotaxi进入第三阶段,届时市场规模预计将达1962亿元,渗透率为30%。

声明:此文章所有文字、图片皆来源于该公众号或对应网站; 涉及到版权纠纷皆与新车评无关。
分享: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