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奔驰提供发动机?吉利还有更大的野心

DearAuto2021-08-17

电动化毫无疑问是当前车市的大趋势,越来越多车企正朝着电动化的方向转型,但与此同时,内燃机依然在主导着整个行业,以内燃机为核心的各种混动技术也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市场大环境充满变数,主动拥抱变化才能掌握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在这样的情况下,车企间的合作会变得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让人意想不到。

例如你很难想到,奔驰的新车也会用上吉利的发动机。

图为现款奔驰A级两厢车型

奔驰与吉利合作研发动力总成,并非拍脑袋行为

前不久,一组新款奔驰A级(进口版)的路试谍照在网络上流传,该车属于中期改款车型,除了前脸和尾灯的设计经过修改之外,整车造型轮廓与现款区别不大。

与外观相比,新款A级的最大看点在于动力系统。有媒体透露,新款A级将采用由吉利制造的新型四缸发动机,用以取代现有与雷诺合作开发的1.3T发动机。

新款奔驰A级测试谍照

 

奔驰是否真的会采用吉利的发动机,目前尚未有确切定论,我们不妨先来捋一捋双方的合作历程。

2018年2月,吉利融资90亿美元收购了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近10%的股份,成为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这是继2010年收购沃尔沃(100%股份)、2017年收购路特斯(51%股份)之后,吉利再次收购欧洲车企的股份,而且,这次的对象是全球第一的豪华汽车制造商。

在那之后,吉利先是与戴姆勒共同组建高端出行公司,接着又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动smart品牌的电动化转型。

在共享出行和电动化方面,吉利与戴姆勒都有了明确的合作方向,但在内燃机领域,似乎很少传出有什么计划。难道,“奔驰A级采用吉利发动机”这事,只是双方临时拍脑袋所为?

事实上,去年11月,戴姆勒曾宣布与吉利合作研发可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新一代内燃机,并搭载于欧洲和中国市场的新车型上。即将面世的新款A级,极大可能就是这一合作计划的首个落地产物。

奔驰的发动机+吉利的混动系统,才是最理想的组合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来划下重点:新款A级不仅只有燃油版车型,极大可能会推出混合动力版本。另外,搭载在新款A级身上的,并非传言中的“吉利发动机”,准确来说,是奔驰与吉利合作研发的能匹配混合动力技术的新机型。

目前吉利所采用的主力四缸发动机,是沃尔沃的Drive-E系列2.0T发动机。这台机器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11年,沃尔沃在当年发布了SPA平台和VEA发动机集群两大项目,后者于2013年发展为Drive-E系列发动机。

沃尔沃Drive-E 2.0T发动机,被应用于吉利星瑞、星越L等CMA架构车型,以及除领克06之外的所有领克品牌车型身上。

满打满算,沃尔沃的Drive-E 2.0T发动机也有近10年历史了,它在面世之初确实有不少亮点,但以今天的角度来看,其各方面的性能表现已略显平庸,因此,奔驰不太可能在新款A级上搭载一台10年前的沃尔沃发动机。充分发挥合作伙伴的优势,打造一款更能迎合电动化趋势的发动机,才是正确选择。

也许你会感到疑惑,吉利目前的混动技术不算拔尖,相关车型在销量上也不占优势,为何奔驰会选择跟他们合作?其实,吉利的优势体现在充裕的技术储备上。

在吉利的技术体系内,除了基于沃尔沃技术打造的P2.5混动系统之外,还有至少两种混动技术可选。

吉利目前在售的混动车型,均使用与沃尔沃合作研发的P2.5混动系统。 

2019年初,因技术专利到期,丰田以1元的价格将THS混动技术转让给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而吉利是科力远的第二大股东,双方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意味着,吉利可以轻松将丰田的THS混动技术收入囊中。

丰田转让给科力远的,是第一代THS混动技术。

当然,吉利能掌握到的,是诞生于1997年的丰田第一代THS混动技术,其动力和能效表现已难以满足吉利的需求。因此,到目前为止,吉利尚未推出过一款搭载该系统的混动车型。

不过,吉利还有另一手准备。前段时间,吉利发布了最新的GHS 2.0 混动系统,该系统的DHE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2.5%,超越了丰田和本田现有的混动发动机,与GHS 1.0混动系统相比,节油效果提升了10-15%。目前,吉利已有计划将GHS 2.0 混动系统应用在旗下的多款新车上。

多样化的技术,让吉利在与奔驰的合作中充满底气。

再来看奔驰方面,虽然他们在混动技术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但论内燃机技术,他们依然处于世界顶尖水平。

以奔驰最新的M254 1.5T发动机为例,这款发动机不但在动力和燃油经济性上较以往的M264型1.5T发动机更出色,而且还配备ISG 48V轻混系统,电机输出和节油效果都优于传统的BSG 48V轻混系统。除此之外,这款发动机还直接取消了曲轴皮带部件,十分适合与插电混动系统作匹配。

奔驰M254 1.5T发动机,从图中可见,发动机已取消了前端的曲轴皮带系统。

 

不难看出,奔驰的新一代发动机已做好全面电气化的准备,缺的只是一套高效的机电耦合系统以及合适的电池供应商,正好,吉利在技术和资源上都有着相应的储备,补足了最后的一环。

强强联合的辐射效应

吉利和奔驰,一个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车企,一个是豪华汽车领域的标杆企业,两者在最核心的发动机领域展开合作,不仅能进一步扩大双方的优势,其合作成果还将惠及到各自的合作伙伴。 

首先受益的是沃尔沃。今年2月份,吉利控股与沃尔沃集团达成新的合并方案,双方的动力总成业务将合并到吉利控股集团内,合作新研发的新发动机将为吉利汽车和沃尔沃共同使用。

不难预计,奔驰和吉利联合打造的新发动机也会应用到沃尔沃的新车型上。

沃尔沃曾在动力总成和车型平台上给吉利了贡献了不少资源,如今,轮到吉利向沃尔沃输出技术了。

雷诺集团是更大的受益者。今年8月9日,吉利控股集团与法国雷诺集团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面向中国和韩国市场,打造“吉利控股集团平台技术”和“领克节能平台”下的新车型。其中,在中国市场开发的主要是雷诺品牌的混合动力车型。

去年,雷诺结束了与东风汽车集团长达7年的合作,放弃了在中国的燃油乘用车业务,但当时的雷诺已为重返中国市场埋下伏笔,表示不排除寻找新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雷诺想要留在中国,需要一个更有实力的合作伙伴。

雷诺选择吉利,看中的必然是后者在技术储备、市场规模、生产工艺、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势。尽管雷诺不一定能直接享受到奔驰与吉利在发动机上的合作成果,但相关的技术经验被吉利吸收后,也能一定程度转化到吉利与雷诺的合作项目上。

有消息称,吉利与雷诺将会成立一个新的合资公司,而这个公司将由吉利控股。

小结:

日产汽车前CEO戈恩曾表示,“中国汽车厂商在与外国汽车制造商合作时,贡献几乎为零”。此话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直接点出中国汽车工业的痛点。

过去,由于缺乏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中国品牌的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海外企业手中,部分车企离开了海外技术的援助,发展便会停滞不前。

如今,以吉利为代表的优秀中国车企正在扭转这个局面。

从当年与沃尔沃的合作,到如今与奔驰、雷诺的合作,吉利正逐步从一个被动的技术接受者,转变为技术输出者,并主动参与到国际车企的合作和竞争中去。这是中国品牌进步的体现,同时也是世界对中国汽车工业的肯定。

与吉利相似,广汽、比亚迪等车企在近几年也有向合资品牌或海外车企输出技术,而且输出的不仅是纯电动技术,还有门槛更高的混动技术。这不禁让人猜想,让中国汽车真正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的,会是纯电动,还是混动?

 

文 | 超人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法  

律  

顾  

问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李国勇律师

声明:此文章所有文字、图片皆来源于该公众号或对应网站; 涉及到版权纠纷皆与新车评无关。
分享:
评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