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智驾Pro”改名“小米辅助驾驶Pro”,具体功能不变

电车资讯 作者: XCP伍卓彦 2025-05-05

近日,小米汽车官网及App订购页面对SU7新车的产品描述进行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调整,将所有"智驾"字样全部替换为"辅助驾驶"。这一措辞变更涉及多个版本车型,标志着国内主流车企对智能驾驶技术宣传正趋于规范化和理性化。

具体变更内容显示,小米SU7标准版原本搭载的"小米智驾Pro"(Xiaomi Pilot Pro)功能,现已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配置更高的小米SU7 Pro和小米SU7 Max车型搭载的"小米智驾Max"(Xiaomi Pilot Max)则改称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Xiaomi HAD)。尽管名称发生变化,但功能设定并未调整。

据小米官方最新介绍,端到端辅助驾驶支持车位到车位的全程辅助,用户体验更加便捷。具体场景包括:上车后只需设置导航目的地,系统可辅助完成ETC/闸机通行、窄路/环岛通行以及停车场寻位泊车等驾驶任务。但官方表述中强调了这些功能的"辅助"属性,避免了可能引发误解的表达。

与小米的名称调整相呼应,鸿蒙智行在其官网对问界M8的ADS功能介绍时,虽然依然使用"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表述,但特别在文末加注明确声明:"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HUAWEI ADS)仅为辅助驾驶而设计,并非自动驾驶,不能取代驾驶员的专注驾驶和准确判断。"这一补充说明同样体现了对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边界的清晰界定。

这些变化正值4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公告之后。该公告明确要求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小米和华为作为科技巨头进军汽车领域的代表,其对智能驾驶技术命名和宣传方式的调整,显然是对监管要求的积极响应,也反映出头部车企对自动驾驶技术边界认识的理性回归。这种变化既有助于消除消费者可能的误解,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规范化营销的标杆。

编辑说:

小米、华为等科技企业入局汽车行业后,一度将智能驾驶作为核心卖点大力宣传,但随着监管趋严和技术边界更加清晰,这些企业正逐步回归理性,更准确地定义其产品能力。此次措辞调整既是对法规要求的必要遵从,更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实际上,当前市场上所有车企的智能驾驶系统都属于L2级辅助驾驶范畴,仍需驾驶员时刻监控并随时接管。通过将"智驾"改为"辅助驾驶",可避免消费者对系统能力的过度期待,减少可能的安全风险。长远来看,这种更加规范、透明的产品描述有助于建立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理性认知和信任,为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虽然名称变了,但科技企业推动汽车智能化升级的步伐并未放缓,未来仍将在技术创新与合规运营之间寻找平衡点。

分享:
0
关注电动新车评,玩转电动车
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