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与沃尔沃十年样本工程 :“认真”领克

车谈会2020-03-30

文|孟俊陶

编辑|袁桂远

最近,一部由大鹏主演的电影《大赢家》上映之后,口碑和热度持续走高。它的出现对于春节以来压抑太久的观众而言可谓是一份惊喜之礼。

影片笑点十足并注重情感表达,结尾的情感有升华有感动,有代入感和回味感。简而言之,亦如贯穿《大赢家》整部电影的关键词一样,它是一步“认真”的作品。

可以观察到,在头条系平台有关于 “认真”主题讨论声尤为明显。以前常听到别人说,“认真你就输了”。但是理性和事实告诉我们,“凡事,就怕认真。”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是一个对“认真”有着深刻理解的人,不论是个人的人生还是经营事业,他认为只有极度认真才能扭转局面。认真也成就了他和他的事业:他把两家公司做到了世界500强,并且有一家公司日本航空当时处在破产的泥淖中。可见极度认真的力量。

在最近十年汽车融合与进化浪潮下,认真两字一直贯穿始终,吉利和沃尔沃的十年,就是认真协同、融合、共享的十年,真正做到了“1+1>2”,双方共同孕育的全球化新高端品牌领克汽车,既是它们极度认真合作的结晶,也成为了新时代下最有代表性的一支力量。

“认真共赢”的最大受益者

领克诞生前,必须承认吉利沃尔沃寻求共赢的认真背后有着属于自身的一套商业逻辑,首先在时代激荡变迁的过程里,企业该如何寻求自己的价值。其次,在寻求价值的过程中,如何创造新的价值。

被吉利收购十年后,沃尔沃汽车2019年销量已突破了70万辆,营业额达2741亿瑞典克朗,较2018年增长8.5%。吉利也因其独具慧眼一跃成为了中国品牌的领军者。

毋须对其十年的合作做一个详细的回顾,直至今日令人传颂的莫过于吉利基于现实,提出沃尔沃独立定位,塑造保持其独立品牌价值的运营策略。正是如此,伴随着彼此认同度的提升,吉利和沃尔沃十年间不断协同、共享、共赢的过程就是在认真寻求价值的过程。

当时间流转到2016年,我们发现吉利和沃尔沃走向了另外一个阶段:创造新的价值:领克品牌“应运而生”。

它让吉利与沃尔沃十年的协同衍伸了新的价值,同时也成为双方合作十周年,一个有力的时代回答和解决方案。

要知道,领克可是诞生在“中国是否需要一个新的汽车品牌”的质疑声中。可不过三年时光荏苒,领克超26万用户的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全球化新高端品牌的一个颇为闪光的成功样本。

“技术壁垒”的突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基于CMA架构的前瞻性、灵活性与安全性,领克快速实现车型导入,形成“SUV+轿车”、“燃油+新能源”、性能车的立体产品布局。

与沃尔沃共享Drive-E动力总成,全球一流供应商,得到世界顶级团队调教,让领克产品拥有越级对标的强大性能;去年领克车队获得WTCR总冠军荣誉,便是其硬核技术实力最有力的见证,领克03TCR赛车基于03量产车型打造,展现了认真的领克具备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汽车研发制造实力。

从销量上看,领克也是新高端品牌里独树一帜的存在。2019年全年,领克总销量为128,066辆,同比增长6%。自2017年11月第一款产品领克01投放以来,领克累计总销量超26万台,也是最快突破20万销量大关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领克品牌单车平均售价达到15.6万,在把价格触须伸到了合资品牌盘踞已久的市场的同时,依然在车市下滑的两年时间以稳健步伐逆势上扬达到如此成绩,可以说领克汽车从最初的品牌定位,到品牌发展、市场表现来看,它突围成功了。

认真做好每一款产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分市场,总会有回报。在我们看来,领克称得上是吉利和沃尔沃“认真合作“、彼此交融十年的样本性工程,它已然成为了吉利与沃尔沃谋划共赢的最大受益者,其表现也将进一步增强吉利与沃尔沃持续深化协同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价值致胜之道:每一个细节都认真

对于领克品牌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CEO、总裁安聪慧近日公开表示:“领克未来的目标是百万量级。”

这并不出人意料。至少在安聪慧看来,领克从致力于成为中国汽车品牌冲高的领军者,目前的实质发展符合预期,到如今百万量级目标的制定,整个过程并不怎么激进,只是一如既往地贯彻“领克与主流外资品牌展开全面竞争”的常规节奏。

从目前领克的发展趋势,乃至未来要达成百万量级目标,吉利和沃尔沃必然在融合进化上,更纵深、更宽广。今年2月10日,关于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宣布正在探讨业务合并重组,以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全球性集团的消息流出,由此便不难联想到作为吉利与沃尔沃双方深化合作纽带的领克,也将进一步享受全球化高效率共同研发,使研发资源和成果实现实时全球共享,降低成本,实现全球市场协同效应最大化的红利。

百万辆是个量化的目标,怀揣着“认真造车”理念的管理层从不会无端夸下海口。吉利与沃尔沃的重组、深化协同合作将带动内部各品牌合作的深入,这样一来,领克产品研发与布局也将有集团内部更丰富平台技术共享支撑。

首先是涵盖全球领先的CMA/PMA等多样化架构平台始终保持领克在技术上的领先性,沃尔沃在动力总成和电气化、自动驾驶等技术将助益领克更多样化产品研发,全面提升技术自信。

基于这样多样化的架构平台,领克将实现从SUV、轿车到MPV等细分市场全面覆盖。

得益于吉利沃尔沃十年合作,领克又迎来了最新成果:领克汽车CMA基础模块架构极致之作——领克05“时间限量版”,目前已在官网启动预售。可以说CMA旗舰车型领克05的推出,既是吉利-沃尔沃十年技术合作的最新结晶,更是双方合作深化的全新起点。

渠道方面,领克也在不断完善用户生态,在覆盖一二线大城市的同时,也在朝三四线地区下沉。截止目前,领克经销商正式运营数量为285家,覆盖国内230多个城市。

总的来说,领克早已十分认真地搭建起了它的架构,多方面发展优势正逐步彰显,而吉利与沃尔沃在认真全球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将大大增强领克体系竞争力,全方位赋能领克百万辆目标的达成。

但请记住,年少有为的领克不会被所谓的百万辆KPI所裹挟,而失去对“高质量发展”的远大追求。正如安聪慧所言:领克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领克汽车的全球化使命,要让领克代表中国制造,成为在国际市场真正有竞争力与地位的汽车品牌。

放眼望去,那些经典、脍炙人口的品牌都具备自己独特的品牌调性,亦或是有专属的粉丝群体,或在国际赛场上有过惊艳表现。所以在此过程中,领克的品牌独特性变得尤为可贵。肉眼可见的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领克在车展以及发布会中,呈现的都是极具个性化,年轻化的特征,其潮酷的外观和风格更是具备亲和力。

而且领克不止经营产品,更经营用户,提供“不止于车”的消费体验,它并且产生了独特的粉丝文化。最为脍炙人口的便是领克的车主群,在领克车主之间,有着习以为常相互解决问题的氛围,群员都是三观一致的"同类"。

与此同时,不管是去年 WTCR取得的丰厚战果,还是在纽伯格林北环赛道中刷新的纪录,领克也正在用硬实力不断地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个来自中国的汽车品牌的身上。这也让更多人对领克品牌有了新的认识:领克不仅只在外延花心思,而是有真正技术实力的中国汽车品牌。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如今,领克亦同样兼备了这些特质,并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独特的品牌之路。

如此一来,吉利集团打造的矩阵式的品牌战略就很清晰了:沃尔沃作为豪华品牌,和奔驰、宝马等竞争;领克是全球化的高端品牌,和一线外资品牌竞争;吉利品牌则更偏大众化,和非一线外资品牌及自主品牌竞争。

“真正的好产品最后的致胜之道是价值致胜之道。因为消费者,对车辆的各方面都比较了解。未来,消费者不会只看一个指标。在这时候,企业更要坚定自己企业的战略定义。”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表示。

认真,你就赢了

曾几何时,那些想要冲破合资的重重包围,在国际上占领一席之地的前赴后继者们仅匆匆掠过一道身影便消失在视线中,留下一声“时也,命也”的感叹泛起历史的长河里的一丝涟漪。

而历史的真相总是残忍的。追溯过往,扪心自问有谁认真做到了审时度势“以不变应万变?”当用户反应问题时,又有谁做到了将用户视作是平等关系的伙伴?当四面八方的压力来临之际,尤其当合资开始价格下探后,那些惊慌与妥协顷刻间把曾经的信仰抛诸脑后。

并不是强者都有一颗“大心脏”,而是有一颗“大心脏”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可以看到打从成立之初,领克便放眼于全球进行竞争。但与此同时,领克在基于技术、产品、服务塑造的极致体验的战略定力上,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认真。

比如前文反复提到的在车市下行、合资下探的背景下,领克做到了独善其身,没有单纯依靠价格战冲量,在不徐不疾中一如既往,但依然在基础架构、底层技术上实现对合资品牌实质性的追赶与超越,真正意义上为消费者创造了稳定的产品价值。

再比如领克在对待用户的用心程度,除了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线上+线下全面融合的渠道模式,为用户带来颠覆传统的用车与服务体验外,领克的手机终端还推出“领地合作计划”,用户在成为了“Co客领地”的领地主后,这些不同职业身份的车主还能共享资源进行社交,使得用户在消费、使用、体验的全周期内都时刻与品牌联系在一起。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的,只有极度认真,才能扭转局面。领克不正是如此吗?当然,商业上也有认真做事的公司,可能会有人问:市场上,还能多一个领克吗?

我的答案是,不是不可能,而是太难了。比如在领克众多能够成功的维度中,有一条别人就很难复制:与生俱来的全球化基因。 这种基于吉利和沃尔沃全球资源的新价值创造,是数十年难遇的一次机会窗口。目前看起来,领克稳稳地把握住了,而且无比认真的对待。

有些事,就怕认真。认真,你就赢了。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声明:此文章所有文字、图片皆来源于该公众号或对应网站; 涉及到版权纠纷皆与新车评无关。
分享:

车谈会

作品数:635

关于纷繁汽车商业的小角度辛辣报告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