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爆雷狂潮

前沿车市2019-08-07

新势力造车的倒闭潮,即将拉开序幕。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1.7万辆,同比增长49.6%,而去年同期同比增长却是111.5%。风景变了,在新能源补贴退坡之后,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已经大不如前。根基薄弱的造车新势力,将迎来一波倒闭潮。

接连爆雷 席卷新势力造车

从去年开始,汽车行业开始步入寒冬,停工停产、拖欠薪金的新闻不绝于耳。根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国金汽车、华泰汽车、贵州长江汽车、奇点汽车、前途汽车、绿驰汽车、博郡汽车已经相继爆出无限期休假、薪金拖欠数月、回家办公等负面消息。

新势力造车的钱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融资,另一方面是卖车收入。

先讲一下卖车收入,刚刚讲到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量为61.7万辆,但造车新势力的占据的份额只有三万辆左右,新势力单车销量冠军威马EX5上半年销量为8548辆,小鹏G3为8494辆,蔚来ES8为7198辆,哪吒NO1为3815辆,这四款车的销量总和为28054辆,剩下两千左右销量由其他新势力造车组成。每个月一两千辆的销量,对于新势力造车来讲,已经是天文数字。但话说回来,目前连特斯拉都说缺钱,那就足以证明,销售收入对于新势力绝对是杯水车薪。

除了威马、蔚来、小鹏、合众还有一点销售收入之外,其他造车新势力的销售收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既然大部分新势力造车并没有多少销售收入,那么钱就需要融资。毕竟中国最不缺就是人傻钱多的风投公司。

一般来讲,一个正常的新势力造车企业,门槛是200亿元,包括前期开发、模具、供应链、建厂、辅助设备、物流、流动资金、渠道、扩展、工资等等。不过在中国的造车新势力当中融资达标的只有蔚来和威马,小鹏也只有140亿元。更好玩的是,有媒体统计今年上年新势力造车融资金额超过220亿元,其中100亿元是蔚来的,剩下120亿元只有少数几家企业分。

新势力们的融资一般由地方政府和风投组成,首先他们会跟地方政府入手,先从政府手上引入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我们知道,政府是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所以一般来讲,只要故事好听,创始人有点资历,政府层面并没有太多问题。地皮、批文通通开绿灯,更高层面上的生产资质也很好弄,大不了就代工生产。

虽然有了政府的支持,批文到手,但始终还得解决钱的问题,此时再去找风投,整件事就好办多了。“你看,我有批文,你给钱,我造,马上有人买!” 所以市面上一下子就涌现出差不多300家的造车新势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风投对于造车的热情正在退却,只有少数几家有成绩的企业能够拿得到融资,其他的新势力资金可以用弹尽粮绝来形容。

车还停留在PPT上

如果笔者没记错,PPT造车这个概念,应该是游侠汽车首次“被提出”的(游侠汽车是什么?请自行搜索)。就在前几天,造车新势力再次登上央视, 说出目前新势力造车绝大部分都停留在PPT上,能够量产的车企十只手指头都能数得完。

在300多加新势力造车当中,真正实现量产的只有9家车企左右,包括威马、蔚来、小鹏、合众、新特、云度、前途、电咖和零跑汽车。除去头部3家车企月销量能过千之外,其余几家的销量还停留在几百,甚至几十辆。再讲,这几百、几十的销量,究竟有几多是真正卖到消费者手上,还真不好说。

虽然销量少,但是新势力们的目标非常远大。以威马汽车为例,他们2019年制定的销售目标为10万辆。小鹏的销售目标也有4万辆,蔚来也有4-5万辆的销售目标。更神奇的零跑汽车,6月份只交付10辆的情况下,他们今年的销售目标居然是1万辆,到2020年年度销售目标居然高达20万辆,2025年的目标为50万辆。看到这里,大家先冷静一下,这些销量目标不是对你或者对我说的,是对投资方说的。

比起PPT造车更可恶的是“新势力造车大跃进”,相信这也是新势力造车惹人嫌的原因之一。

外忧内患

除了资金之外,新势力造车还有非常多的外忧内患。内患方面,近年内就已经发生了多起电动车自燃事件,其中蔚来、特斯拉的自燃事件最受关注,让人开始担忧电动车的安全问题。另外就是软件层面的问题,新势力造车多以智能车机、智能驾驶为噱头,软件层面的不稳定也在动摇消费者的信心。

外忧上,新势力要面对国内外车企的夹击。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首款车型Model 3已经开始接受预定,国产后的特斯拉势必会对蔚来等高端新势力车企造成一定的冲击。除了特斯拉之外,保时捷、奔驰、奥迪、宝马等一线豪华品牌都纷纷推出新产品,瞄准国内豪华电动车市场。

除了高端品牌之外,自主车企也纷纷推出新能源子品牌来瓜分国内中端电动车市场,例如广汽新能源就推出了Aions车型,这是一款基于电动车来打造的全新车型,一改以往国内新能源车“油改电”的形象;吉利推出全新的几何子品牌;比亚迪推出全新E平台,打造电动车专属平台。毫无疑问,对于新势力造车来讲,还不具备与头部传统车企硬碰硬的实力,至少在渠道、资金、研发上就能甩新势力“几条街”。

前沿君

对于新势力造车,笔者确实是持悲观态度,销量过低、质量不稳定、量产遥遥无期、融资困难、传统车企新能源大军紧逼,种种因素都表明,中国容不了这么多的造车新势力。但如果把这300家新势力浓缩成1-3家,或许情况会很不一样,还记得当年团购网站的“百团大战”吗?笔者估计未来1-3年,造车新势力估计就像当年的“百团大战”一样,最后只有几家能家活下来,绝大部分都会被各种收购和合拼。

更多阅读

- More News  -

声明:此文章所有文字、图片皆来源于该公众号或对应网站; 涉及到版权纠纷皆与新车评无关。
分享:
评论0